继续认知洞察的关键词。前文写到了第4个,本文继续第5个。
第五,认知评估
是指个人对其生活事件的认识及其危害评估。如贾政把宝玉和琪官的联络,看成不求上进,大逆不道,而横加鞭笞。
我曾听过一个解释,是对于贾政来说,突然一系列发生的事情,让他感觉这个儿子身上在发生一些不可控的、他不想看到的事情。他重新评估之后,觉得需要给宝玉点教训。
最近一次对认知评估印象深刻的是什么事情呢?是在学自动思维时,它是自动涌现的多数时候意识不到;是不加思索就接受的。
中间需要干预的点,就是认知评估。给自动思维加上评估这一项,就可以大大改善原有的状态。
觉察到自己有一个想法,然后识别这个想法是什么,最后评估。比如昨天晚上我去买饭,她当时没有问我,然后做出来的面条不是我想要的那种。
我第一反应是怎么是这种?能不能帮我换成那种?她说不能。我说那能不能帮我退了?我不想要。她说不能。周围还有好几个壮汉,然后我就买了。
我重新评估了一下,选择吃了眼前亏,但是心里好憋屈,现在都还烦躁。我免除了一场吵架,一场生气,甚至一场被打,吃了一份难吃的饭。这划算吗?
第六,认知调整
是指对个人对其生活事件的调整与再认识。如李纨在贾府以尽量参与社会活动,来淡化丈夫之死带来的悲伤,寻找生活中的乐趣。
昨天听案例课,讲到一个很痛苦的人。想改善,想做认知调整。是因为他很痛苦,痛彻心扉,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难受。
他在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他在做出认知调整。虽然他的表达方式是,绕了一大圈,从东说到西,再从上说到下。来描述他内心的需要,描述他需要调整的地方。
但实际上,世界是无法改变的,能改变的就只是自己。而方式就是认知调整,反思、重新练习改善生活的方法。
第七,未完成的事情
是指个人因其童年或早期生活经历,而遗留的、特定的认知和情绪体验,包括悔恨、愤怒、憎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被抛弃等未曾表达的情感。
比如贾惜春之所以待人十分冷漠,就是因为她从小就没有体验过母爱,所以她以冷漠来保护自我,化解悲伤。
那些优秀的小说作品中,对人性的洞察是十分犀利的。也可能是因为他写的是真实生活,现实中就有这样一个人,他的成长经历就是这样的。
前一段时间阅读《认知觉醒》,其中有一个消除模糊的能力,学霸跟学渣的区别就在于,学霸有消除模糊的能力。
它的一个经典应用,在于创伤。当发生创伤事件时,正视它,看清它,理解它,不要给它机会,让它变成潜意识进入心里,成为未完成事件。
成为心里的一个雷,等待着未来的某一个爆发时间点。我印象深刻的是村上春树的作品叫《再劫面包店》。
那个事件未完成,于是它变成了一个心结,不小心碰触到它,就会崩溃,于是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完成它。
第八,心理定式
是指个人对其生活经历或事件的习惯性情感、思维模式。如柳香莲认定贾府的人除了宝玉之外就没有一个好人,因而对尤三姐也是先入为主,充满鄙视,而导致其自杀。
一个人对他生活经历和事件的习惯性解释方式,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一个最经典的例子是:桌子上有半杯水,你会认为只剩半杯?或还有半杯?
前者是悲观,后者是乐观。两种不同的认识方式各有优劣。不同的解释会在脑海里,留下不同的刻痕。
不断选择同一种解释,大脑里的回路就会越来越深刻,这个回路逐渐强大,而取代了或让人忽略其他的可能。
这也是菲斯杰拉德说:“同时保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也许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可以经常问自己,这件事除了向左和向右之外,还有没有第三种,甚至第四种可能。精进就在这种不断的反思中。
谢谢你的欣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