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开始日更?日更期间我的困难是什么?我为什么失败了?我为什么决定再次开始日更挑战?
开始日更挑战,原因有二,一是本身喜欢写点东西,但是总会有各种借口没有提笔,有时候的灵光乍现、有时候的情绪高涨,很遗憾没有记录下这点点滴滴;二是若没有硬性要求只怕每次思潮起伏时的那个“明天写吧”,永远就成了明天,想尝试坚持点什么,想通过这个机制逼一下自己。
这30多天坚持对我来说的确有些不易,难在哪里?有时候加班到10点,回家吃完饭洗漱收拾好几乎就到11点,除了简书的日更还有每天学英语的任务,时常感觉时间很紧,每坚持6天发放的一张免打卡对我来说很珍贵,有时候工作太忙,也会让男朋友帮忙记录下他每天讲给我的睡前故事来充充数。第二个难,就是没有得不到任何反馈和鼓励,虽说开始日更并不是为了大红大紫,但是没有人不期待获得认可,有时候很用心的写文,很走心的表达,但是收获寥寥。有时看到我的简书主页推送的文章,质量不堪,但是有几百几百的阅读量甚至几十个赞,难免有些失落,而自己的文章有时候随手写一下滥竽充数的会比用心雕琢的文章收到更多关注。不想去研究简书推文的机制,不想为了阅读量和赞数去做标题党,用一个很大的噱头吸引读者,内容实则空空。有时我会反思,我介意阅读量这件事是不是有违初心呢?现在决定说服自己,既然本就不是为了迎合而开始,那就不必为了没有回音而伤感。文章的质量和阅读量、赞数并不划等号,甚至都不是正相关(至少在简书平台是这样)。
坚持了36天,那天为什么会失败呢?不是因为加班,也不是因为灵感枯竭,那天其实我手头还有男朋友的晚安故事做储备,没有日更的原因只是因为忘了发布上去。前两天在百家号发现自己在简书发布的一篇文章被人复制粘贴,没有问我,没有注明作者,赤裸裸的抄袭,发申诉邮件给简书后台后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简书平台的公信力和我对它的好感下降了几分,对日更的仪式感和重视度也降了几分,是为铺垫。而最近犹豫不决在努力做的几个决定也时常让我心潮起伏,不能平静。
第36天,从事房地产的大学同学在朋友圈发了新开发的公寓项目。
看后一时有些激动,久居北上广深的人习惯了动辄六七万的房子,看见一个总价40万左右的综合还不错的小房子,总感觉自己在捡漏,走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恰好男朋友出差,我迅速把项目介绍发给他,和他一起看,我们太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了,不管大小、地段、性价比,只要是属于自己就好(可以移步看我写的《来深圳的第4次搬家》),我们两都有点小兴奋,当即和大学同学约好过年回家就去看房。在我们未来规划去生活的城市,一套公寓,我们未来没有生孩子的计划,公寓的双层其实一般的家庭认为有诸多不便,但是我们很喜欢这种结构,预算在我们目前能承受范围之内,综合而言我们都很喜欢。心潮起伏和男朋友连夜查资料一步小心过了12点。
发现忘了日更后,稍觉可惜,坚持30多天的一点小小成就感没了。
最近在看一本书《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书中讲到“归因”的时候说,当我们对一件事或一个观点没有深入思考没有答案的时候,我们倾向于根据行为归因。举个例子,当别人问及你对于政治的喜欢程度时,也许你从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于是你开始回忆自己的行为,当新闻APP给你推送政治类文章时你似乎并不反感,但是你也鲜少自己主动去学习政治知识,去检索政治新闻,针对你的行为你得出自己对政治的热衷度一般的结论。我希望自己是个有毅力的人,但是检索自己既往的行为,似乎很少坚持下来做一件什么事,(除了坚持吃饭)我想给自己一个“我是一个有毅力的人”这样的心理暗示,除了发生这样的行为,别无他途。
再次决定开始日更,只是想让自己知道,我可以坚持一件事,1年、2年都可以。
依然不想为了阅读量去做有违初心的事。其实我知道题目里带上数字、题目设问、写一些明星的小八卦即使是已经烂了的梗、写自己如何通过写作赚到了钱、建立一个相对成功的人设等等。。可以带来更多的流量,但是真的不想做。
只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只分享自己想分享的观点,并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