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坐”的启示

作者: 思美而文 | 来源:发表于2021-12-09 12:15 被阅读0次

我国古代有一种神奇的器皿,叫“宥坐”。

《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在瞻仰鲁桓公的庙时,看到庙里有一个攲器,即一个很容易倾斜易覆的器皿。

孔子就向守庙的人问:这是什么器具?

守庙的人回答:这叫着“宥坐”。

孔子说:我听说这种器皿有一个特点,里面空的时候就倾斜,装水适中时就端正,装满水时就倾覆了。

于是,孔子让学生试着往宥坐里灌水,达到一半时,宥坐立了起来;当装满水时,宥坐就倾倒了。

孔子感慨说,万物之中,哪有一个东西是满而不覆的呢?

宥,同“右”。宥坐,即置于座位的右边。贤明的君主将其放置在座位的右边,作为借鉴,防止骄傲自满。

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意思是:“聪明有智慧的,就用愚笨的方法;功劳大过天下的,就用退让的办法;用勇力震抚世间的,就用胆怯的办法;富裕遍布四海的,就用谦恭的办法。这就是所谓不断装满又不断损耗的方法。

做人也好,做官也罢,都要掌握一定的尺度。我们不提倡不及,但也不能过而求之,以适度为最好。

事情不做到完美,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代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大师盖里,在他的得意之作玛塔博物馆的设计上,故意留下一些缺陷。

当记者采访他时,问道:“人们觉得你设计的玛塔博物馆不够完美,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盖里微笑着说:“只有缺憾才能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我的作品,这也是为什么我从来不会把事情做到完美无缺的原因。”

在华北平原,每到麦收季节,那里的农民有一句农谚:“八成收,十成丢。”

有经验的农民一般都是在麦子八九分熟时开镰收割。

国画中也常常留白。有些地方故意不画。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

宥坐是一种器皿,满和空都会倾斜,只有适中才能立起来。这种器皿给我们做人做事以启示。

相关文章

  • “宥坐”的启示

    我国古代有一种神奇的器皿,叫“宥坐”。 《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在瞻仰鲁桓公的庙时,看到庙里有一个攲器,即一个很容...

  • 荀子·宥坐

    【学究】 荀子《宥坐》通篇讲述孔子的事迹,所有内容在《论语》中都有说到,可见荀子还是特别推崇孔子的思想和学...

  • 宥坐之器

    有一天,孔子到鲁桓公庙参观,看见神位前有一欹侧的木器。守庙的说:这叫宥坐之器。原来宥坐器,又名欹器,内中无水便不正...

  • 宥坐之器

    鲁定公十年,孔子升為鲁国大司寇,当时鲁国弥漫着一股自大浮夸之风,孔子看不惯,提了多次也无人理睬。心情不好的孔子便带...

  • 《荀子·宥坐》:圣人如水

    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

  • 孔子寓言故事,尽显千年智慧 (深度好文)

    满而不覆 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 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

  • 说“满”

    《荀子·宥坐》记录了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时关于欹器的一段对话: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

  • 坐公交的启示

    最近一段时间选择了坐公交去度假村,晚上下班过去,早上再坐回来上班,我需要中途倒一次车,3/12/13路。 早上回来...

  • 东江湖山里人家稻田里的欹器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

  • ​邓石如篆书《荀子宥坐篇轴》

    释文: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问于守者:此谓何器?对曰:此盖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宥坐”的启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lf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