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宥坐》:圣人如水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1-10-30 07:00 被阅读0次

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絜,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見大水必觀焉。

谈到水,我们就会引用《论语》里的一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此感慨光阴流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谓智者乐水,其实,孔子对水的感慨,其内涵十分丰富,《荀子·宥坐》记录了孔子和子贡的一段对话,充分展示了孔子的水文化。

孔子伫立河边,注视着浩浩荡荡向东奔流而去的河水。子贡走到孔子身边问道:“老师,君子见到大江大河,一定会驻足观看,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

“水不刻意作为却能普遍地养育万物,这犹如仁德;

水一直流向低处,或勇往直前,或停止折冲,总是遵循地形的自然变化,这犹如正义;

水浩浩荡荡,没有穷尽,这犹如王道;

河堤溃决,水就会涌流而出,它不假思索地响应就好像回声之于声音,即使奔向万丈深渊也毫不畏惧,这犹如勇敢;

把水注入量器,不管深浅,其表面始终是平的,这犹如法度;

将水注满量器,不需刮也是平的,这犹如公正;

水柔弱和缓无论怎么细小的地方都能深入,这犹如明察;

各种东西在水里淘洗以后拿出来,就会变得洁净鲜美,这犹如善于教化;

水百转千回必然向东,这犹如意志。

所以君子看见大水一定要观赏它。”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这与孔子的“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以及“以出以入以就鲜絜”几乎同义;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与孔子所言“淖約微達”近似。

描述水的特性以后,孔子用的是“似道”等,老子则说“几于道”。可见老子和孔子都几乎将各自的道具象化为水,虽然老子的道是自然之道,而孔子的道是先王之道,但都是他们追求的最高理想。

也可以说,老子用水比喻天道,而孔子用水类比人道。

在孔子看来,水兼具仁德、正义、王道、勇敢、法度、公正、明察、善教、意志等品格于一身,这不就是理想中的圣人吗?所以,君子看到水,一定从中受到启发,应该如何效法流水,努力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从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孔子心中的圣人君子形象:崇尚先王之道,恪守道义,谨守礼法,大仁大智大勇,举止谦和而内心刚强,善于教化民众。

五行理论认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是生命之母,造就万物。

总之,水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象征着华夏民族顺应自然,温文尔雅又百折不挠的精神。

相关文章

  • 《荀子·宥坐》:圣人如水

    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

  • 荀子·宥坐

    【学究】 荀子《宥坐》通篇讲述孔子的事迹,所有内容在《论语》中都有说到,可见荀子还是特别推崇孔子的思想和学...

  • 《荀子·宥坐》:儒学就是君子之学、圣人之学

    孔子曰:「吾有恥也,吾有鄙也,吾有殆也:幼不能彊學,老無以教之,吾恥之;去其故鄉,事君而達,卒遇故人曾無舊言,吾鄙...

  • 《荀子·宥坐》:君子求诸己

    小时候听过一句俗话:“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还有人说:“好人多磨难,恶人乐逍遥。” 人生的际遇常有不如意处,世...

  • 说“满”

    《荀子·宥坐》记录了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时关于欹器的一段对话: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

  • 孔子杀少正卯的真伪

    《荀子·宥坐》、《史记.孔子世家》、《尹文子·大道下》、《论衡》、《淮南子·氾论》、《汉书·刘向传》、《汉书·赵尹...

  • 孔子为何诛杀少正卯?

    孔子诛杀少正卯的事,最早记录在《荀子》一书中。《荀子·宥坐》记载,孔子为鲁国摄相,上任七天之后就诛杀大夫少正卯。 ...

  • 庚子观长江洪水

    落日接大荒,风帆渡鸟航。 平生负意气,此处得清凉。 *《荀子·宥坐》:“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

  • 万折必东

    成语:万折必东 【出处】《荀子·宥坐》 【词义】河流不论有多少曲折,最后都东流入海。比喻事物不管有什么曲折,总要按...

  • ​邓石如篆书《荀子宥坐篇轴》

    释文: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问于守者:此谓何器?对曰:此盖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荀子·宥坐》:圣人如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nr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