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家长点名要椰菜君聊聊感统。小子何德何才。。。虽然会得罪很多人,也只能照例端出一碗乱炖乌鸦汤。
感统,英语是Sensory Integration。这个理论是美帝的 A. Jeans Ayres博士于1972首创并身体力行的。伊人已驾鹤东去,但功业仍在,因为现在最正统的感统门派,就是叫做 Ayres® Sensory Integration。
YES!Ayres®!这个®当然是注册商标的意思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千万要看清是Ayres®牌正宗感统,不可误入山寨笼统。
原汁原味的感统理论是这样的:
就是说,人的眼耳皮——不知道为啥没有舌头和鼻子,还有耳朵里面的前庭,还有身上的肌肉、关节等等,各种产生感觉(Sensory)的部位都是大脑的“哨兵”。但是“哨兵”未免太多了,要是个个都直接报告情报给“最高司令官”大脑,司令官估计吸口气的时间都不会有。所以呢,这些“哨兵”要先层层整合(Integration),情报汇总起来,最好搞成板凳日期夜盼的每日国情简报,脑子才能大手一挥,从容应对复杂局势。
Ayres博士说,要是这个过程出了问题,比如感觉太灵敏,或者太不灵敏,或者整合错乱,这简报就是糊涂账,这大脑就搞不清状况,这人就会整日迷迷糊糊,做事颠三倒四。
具体一点,根据逼乎上一个感统师傅的说法,孩子不肯上学、注意力特别不易集中、记忆力差、做事丢三拉四、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调皮多动任性、行为冲动、冒险,精细动作差如系鞋带扣纽扣困难、讲话结巴不流畅、词不达意、易紧张、胆小、退缩、偏执、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暴饮暴食。。。总之,只要觉得孩子对不上“别人家的小孩”,那没跑了,这都是因为“感觉整合”过程出了问题,学名叫做“感觉统合失调症”。至于自闭症患者,请问哪条症状对不上“感觉统合失调症”呢?
这是病,得治。
治就一个字:练!
触觉不好就练按摩,前庭不好就练平衡木,听觉不好就练狗叫。。。总有一款适合的。
练就得了。。。
椰菜君不由想起日前读到某神黑屏理论时,做的一手好诗:
黑屏不要紧,
键盘需敲勤。
心诚出奇迹,
终究放光明。
假如键盘是感觉器官,显示器是大脑,显示器要是没反应,只需尽力敲键盘,最好是诚心敲一部大百科全书——当然这里是严格的感统训练而不是40小时的ABA,显示器就会正常工作。
但略有一点逻辑的人都不会这么做。要是电源是坏的呢?要是主板是坏的呢?要是内存是坏的呢?要是CPU是坏的呢?要是显示器是坏的呢?要是键盘是坏的呢?要是键盘电缆是坏的呢?要是USB接口是坏的呢?随便哪个地方有故障,这显示器就不可能显示键盘敲进去的字,为啥非叮着键盘不放呢?盲敲百科全书,敲完了除了得再买个新键盘没别的结果。
比喻不是合格的科普,但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
很多自闭症高危基因,影响的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比如说,一种叫做SYNGAP1的基因出现致病突变时,不仅导致自闭症症状、智力障碍外,还会严重影响触觉信号的传递,故而大部分患者的触觉很不灵敏,甚至感觉不到疼痛。最近还有研究发现,携帶SYNGAP1基因突变的老鼠,甚至失去了用胡须探测物体的本能。这样的患者,哪怕是一天24小时拥抱抚摸,触觉迟钝也是“敲”不好的,更别提和其它感觉“统”到一起了,因为电缆有故障,触觉信号传递不上去。
除了SYNGAP1基因外,影响神经元信号传递的基因,怕不是有成百个?上千个?都一锅炖成感统,只怕是笼统吧?
其实别说是这类自闭症患者,就是普通人,当出现所谓的“感统”问题时,需要的是也是找到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医学治疗,而不是啥强化训练。椰菜君亲身经历过美尼尔综合征,天昏地转,除了卧床僵卧外毫无办法,谁要敢说你努力克服,多晃脑袋就能好,椰菜君除了立刻打死他外别无想法。然鹅,在神经科折腾无效转去五官科后,很快确认是内耳病毒感染,用些激素很快就治好了。
至于感统为什么特别关注儿童,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这么说吧,我们经常看到坐学步车的小孩,或者腰缠带子被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吊着学走路的小孩。小孩固然一脸不情愿,大人也是累的气喘吁吁。但问题是,小孩不需要学走路!到了年纪就会自己走;年纪不到,教也教不会。同类事情,我们还可以在幼儿写8字、儿童骑两轮单车上面看到。这不是他们所谓的“感觉整合”过程出了问题,是因为他们的神经没有发育到那个阶段而已,根本不需要刻意教。若是不知其中缘故,笼统送钱去“感统治疗”,倒是有些像蔡桓公同学曾经说的,“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事实上,起码美帝的儿科医生学会,对感统是很嗤之以鼻的。究其深意,大概就是嫌太笼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