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上二篇文章:一直在自问,哪一项习惯的养成是艰难的?
从早起、跑步到减重,至今令自己不满意的,应该是早睡了。
虽然,倡导晚上“十点早睡”,也告诉自己,除了“好好吃饭”,还要“好好睡觉”,盘点下来,这一项坚持的最难,除去失眠的因素,一不小心到23点的日子也不在少数,今天继续用黄金圈法则,完成最后一个问答。

昨天下午,一杯咖啡让我毫无睡意,除了翻看及时的疫情以外,打开尘封已久的简书,看着3个月前发的最后一篇文章,决定把这篇未完成划句号。
记得吴军老师在专栏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事,不在于开了多少头,而在于结了多少尾”趁着大把宅家时间,理应把尾收了。
住回倒,上一篇写如何做到早睡(HOW)?
回看发现文中只谈了一些早睡的感想,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关于早睡,我是这样做的,仅供参考
(1)用眠监测仪看数据,一听到“睡眠监测仪”,你们是否以为是一台大型仪器,其实它很小,只有纽扣大,睡前放在枕头上,监测当晚的睡眠情况,第二天从手机读取当晚的监测数据,做到心里有数,如果睡眠打分在“一般”,第二天就要注意了。

(2)不定期发圈督促自己“十点早睡”让这句话在心中竖起一条无形的警界线,到22点的时,告诉自己该休息了,王烁老师在他的《30天认知训练营》中,对睡眠讲过一句精僻的话:睡觉是我们占用时间的第一大户,只要能有助于你睡得好的事情,是最值得的消费,是收益最高的投资,睡觉平均占用你人生的三分之一,只要睡得好,人生就已躺赢。

(3)手机不带入卧室,临睡前放在客厅充电,尽量不带入房间,事实证明,这点很重要,很多次音频没听完,带进房间听,结果总要再翻看朋友圈,时间在不觉间就到23点了,也许此刻的你也正入了这个坑。
那么艰难早睡表象背后,倒底是什么让我们难于做到早睡?除了人性的弱点以外(抵制不信手机的诱惑)究其原因,据说是一种不甘的情绪在左右着我们,特别是整天无所事事的情况下,越不想早睡。
我们不甘心,眼睁睁看着一天即将结束而自己一无所获。
我几年前看到这种解释,再对照自己晚睡的状况,默默认可下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哪怕是一次晚睡,导致睡眠不足的后果立竿见影,咽喉部立马感到不适,头昏脑胀也是避免不了的,情绪容易被激怒,开车反应明显迟钝。
知道了表象后面的本质后,也就能找到对应的解法,我用的方法是:
1、 做好时间开销记录,我用工具是印象笔记,每天从6:30开始记录到22:30,有时我也会集中补记录,但凡超过3天的事情,想清晰回忆再记录就悬了,比如刚开始的2月,因为疫情窝在家中,想把这个月的记录补全,3日之前的事情,已经在记忆中找不到痕迹了。
2、重要的事情,先处理,尽量让每一天过的充实,少有虚度感,这样才不至于临睡前,因为虚度而极力想挽回不肯早睡。
终于把难难的早睡系列画了一个句号,感觉中间隔了千山万水,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用。
往期健康系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