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弘丹21天零基础写作训练营
论历史和当下对“格物致知”的误解

论历史和当下对“格物致知”的误解

作者: 申澜_庄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07:30 被阅读28次

论格物致知

所谓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探索事物来发现事物中蕴含的道理。

有一个成语叫庖丁解牛。为了更好的了解牛,就需要对牛进行分析和拆解。庖丁解牛就是格物致知之方法论的一个例子。你看这个“物”字,就是一边是“牛”,一边是“勿”。这启示我们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需要把物给拆解开进行具体分析。

同时,物字右边又有一个“勿”字。这启示了我们庖丁解牛的局限性。庖丁只是杀了一部分牛。如果庖丁想了解牛的一切,就需要把世界上所有的牛都给杀了,这是庖丁做不到也不愿意做的。同时,杀牛的时候,牛是有怨恨的。牛身上的这种怨恨因人而起,不是牛本身的特质。所以说,庖丁解牛并不是认识牛的最优方案。

这也提醒了我们西医的局限性,机器的局限性,自然科学的局限性。

那么,怎样更好的了解牛,更好的了解事物,做到格物致知呢?

你要在一边仔细观察它。观察它的一举一动。你不仅要用你的眼睛看它,用你的鼻子闻它,你还需要用你的心去体解它。当你用心去体解它的时候,牛的心是会和你的心发生感应的。人的心是会和物的心发生感应的。

观察的要诀是什么呢?观察要做到见微知著,见著知微,明心见性,明性见心。

既要从大的方面观察,也要从小的方面观察,既要体察它(他,她)当下的心中所想,也要客观联系它历史的性情禀赋。要反反复复观察。当从小的方面观察有困惑时,就站远一点,从大的方面观察。反之亦然,以此类推。

相关文章

  • 论历史和当下对“格物致知”的误解

    论格物致知 所谓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探索事物来发现事物中蕴含的道理。 有一个成语叫庖丁解牛。为了更好的了解牛,就需要...

  • 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由来

    No god but God 书评 误解 我们对伊斯兰世界的误解首先源于我们对宗教的误解。对于无神论...

  • 科普潮汕

    (短篇) (没读完就点赞者格杀勿论) 鉴于有些外省朋友对潮汕有一些误解和陌生,我这次来当下科普达人。 1.潮汕是个...

  • 知行025——格物致知,学撒网打鱼

    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其实就是某个事物的方法论,这是我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详情可参阅《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 对历史学的误解

    我刚翻看了一下《天朝的崩溃》这本书,我对历史有太多误解了,以前纯是当作故事来看,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

  • 读书就从开始读起,少年读国学《大学.中庸》十一

    导读:本章方括号内的文字为朱熹做的‘’补传‘’,是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和发挥,并非《大学》的原文。历史上,...

  • 历史的魅力在于对我们未来的启示2022-04-15

    历史的魅力在于对我们未来的启示 我们看历史,了解历史,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历史和过去,从而为当下的选择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格物致知:新词汇的学以致用

    今天认识了一个词——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这个词,在历史上,各大儒家学派人物对其的理解都不同,争议很大。目前通俗解释...

  • 格物中行动 动皆为客

    自在大学 格物致知过程中也可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过程中如果有触动也可以当下行动,行动完感觉不好继续格物致知。 皈依...

  • 格物致知需要“格物至致”

    近日在《中国文化常识全知道》中看了“格物致知”的简单介绍: “格物致知”是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原是作为诚意、正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历史和当下对“格物致知”的误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dy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