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喜欢的人,做开心的事

作者: f465da3cfca3 | 来源:发表于2019-08-11 07:16 被阅读114次

    《生活不易,敬之以美》尤琳 著

    对于生活,大多数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失去热情,怨怼的情绪,不安的焦虑,想要寻求各种解压的方式。

    生而为人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要尽其可能珍惜,尽兴活。

    快乐来源于创造力,可能与作者的职业有关,她是一名水彩画家,每天都有很积极的创作热情,将自己的心绪全部凝聚在画笔上展现出来。

    人们向往的总是抬手可得的幸福,但是那样的美好就像水中月,经不起任何打击就会碎了。

    活着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美丽的花朵总需要泥土才能开得更灿烂。学会发现美,让生活的角度更加宽阔。

    接受自己的生命内在价值,不要去压抑本真,美并无标准,它根植在生活中,是态度也是品格。

    年龄不应该成为做事的限制,没有真正的终点,那会是另外一件事的起点,年龄只是日历上的数字儿而已,对于自己来说那并不意味着必须要按部就班。

    所有的看见都带有个人偏见的“见”,想要最大范围的了解事情的全部,就要学会不干预,不排斥,冷静接受,深入体会。接受不同的声音和意见,不要为表象和自己的见解所约束.

    “当你看到水的时候,同时也要看到气和冰。”

    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答案,事物不仅有好坏两面,还有很多其他方面需要我们去看,去观察。

    不要总是去试图消灭问题,可以与问题和谐共处,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事,总会有缺憾在其中,总是与问题较劲,是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呢?只要心里有问题,就会觉得哪里都是问题,哪里都不得安宁。

    生命本无规范,生活也不是考试,必须要按照约定俗成的条条框框去限制自己,就像画画一样,艺术是没有标准的,限制越多路就越窄,听从内心的指引,让自由多一些,感受才能够更加深刻。

    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的感同身受,孤独并不可耻,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灿烂耀眼的角落,那是无法言说只有自己才懂得快乐。

    作者认为,艺术是最好的自我表达方式,艺术家勇于用作品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喜欢独立思考,而理解艺术并不需要太多的见解和看法,因为他传递出来的信息是需要通过共振来达到共鸣的,如果对艺术感到遥远,那是因为自己与作品之间没有建立练习。

    一张画,一首歌,一段音乐,一场演出,能够波动内心的涟漪,在艺术中找到内心最后一块没有被“制式化”的地方,艺术无用论就和读书无用论一样,书籍永远不会被取代,而艺术也不会被人工智能代替,正因为人类不会如此精确的表达,才能彰显出艺术的魅力,作品才能更加鲜活灵动。

    艺术可以让人的眼光更加独到,思维更加敏锐,会更容易看到别人所忽略的细节,也更加容易感知别人感觉不到的幸福。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人或事,其实只是不能接受自我内心的矛盾,安全感建立在独立的自我之上,要不断向前才能用新的自我来打败旧的自我,一天不劳动就没有饭吃,没有永远的铁饭碗,不勤快就会挨饿。

    没有回报只是因为付出的还不够多,安逸的生活暗含危机,养活自己是基本而且重要的事情,靠亲人,靠朋友终有一天会没得可靠。

    用劳动换取报酬无可厚非,不要总是碍于情面免费帮忙,付出了就可以要求回报。其实一开始就谈好价钱,也是对彼此的尊重,对自己劳动力的尊重。

    人年纪越大对很多事总有莫名的笃定,讨厌笨拙犯错的自己。但是生命力正是在懵懂中慢慢发芽的,把自己置身于初学者的位置上,能够感受到很多新奇的体验,人到中年之后越来越喜欢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环境。

    可这正是禁锢自我的牢笼,世界每天都在变,每天都有新鲜的东西,我们要学着让自己的心变得灵敏起来,隔一段时间就去学习一个新的技能,享受生活带来的新鲜感。

    “让凝固已久的感知打开,与那个站在生命起点的笨拙的自己相遇,生活就不再是重复的一天。”

    不要执着于与任何人捆绑一辈子,自己的安全感和幸福不应该建立在和别人的交往之上,越想要抓紧流失的也就越快。对彼此感情最深的祝福就是“不希望永久,只要不辜负现在。”对父母,对爱人,对孩子都不能祈求一辈子在一起,管好自己,交付对方足够的信任,与对方保持同步。

    该放手时就放手,一辈子是一个沉重的枷锁,不干预才是最有分寸的品格。

    很多时候阻止孩子的快乐,是因为自己小时候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快乐,孩子不应该被驯化,纯真的孩子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小世界,过渡干涉孩子其实是在打破亲子之间的平衡,将天平的一方压向自己。

    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没有标准,因为他们都是不同的独立个体。

    天赋性格都是无法改变的事,父母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己发现成长的方式,成年人的决定未必就都是正确的,孩子未来的决定权不应该全部都掌握在父母的手中,要学会信任,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积累智慧,学习知识完成自己的成长。

    管教孩子要学会平衡,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要破罐破摔,就按照普通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遵纪守法勤奋努力,其实抱着“普通人”的目标去指导孩子,反而能让他们有更多自由生长的空间。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教育界,普通倒成了“异类”。

    孩子首先要成人才能成才,如果心理出现了问题,学历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让孩子拥有独自面对生活的勇气,在社会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永远拥有好奇心和挑战未知的精神,这就是孩子独立生存最好的武器。

    父母对幸福的理解决定了他们怎么样对待孩子,教育孩子就是父母将自己童年投射的过程。

    时代在进步,我们不能只看着过去而不愿意前进,原生家庭这个词总是伴随着一些童年伤害的沉重话题,但是父母是成年人,他们有能力独立思考,学习改变,不应该把自己的教育失败归咎于原生家庭上。

    通过反思和学习,逐渐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很多时候父母总说自己是为了孩子,其实仔细一想,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

    为了变成别人口中的“好妈妈“称职的爸爸”而去做一些伤害孩子的事情,过渡的溺爱让孩子无法真正长大。有的时候家长没有必要那么完美,那么厉害,孩子反而会更加聪明,懂得随机应变。

    父母完美了,孩子就不会真正的成长,因为他们没有发挥的空间,他们需要的是真实的父母,是一个不时刻处在焦虑之中,总是想做的完美的父母。

    重复做一件事是人类的特点,很多人都在避免重复做一件事,希望每天都活得不同,但是真正的天赋都是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中显露出来的。

    想要掌握一门技能必须要经过千万遍的重复,成年人如果能够在一件事情上拥有重复的执着,是很难得的。在重复的过程中会发现心逐渐平静,内在的安宁能带来很多好处。

    作者将很多事情都看得很通透,她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对生活的敏感认知,用文字记录内心的感受,生活不易,但也正是因为这份不易让我们活得更加鲜活真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喜欢的人,做开心的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kj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