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对性侵的“Me Too”之风终于刮到中国了!
2017年10月,《纽约时报》曝光美国一位金牌制作人哈维·温斯坦涉嫌侵犯多名女星。之后,美国女星艾丽莎·米兰诺在社交网站上发出一段话:如果你曾经受到性侵犯或性骚扰,请用“Me Too”来回复我。由此,网络上引发了一场勇敢的运动,叫做“me too”。这场运动呼吁所有曾遭受性侵犯女性挺身而出说出遭受的惨痛经历。
如今,这场反性侵的风刮到了中国,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站出来抵制性侵,对性侵勇敢说不。
7月25日,一篇《章文,请停止你的侵害》的文章在网上热传。文章作者称自己今年5月15日曾被知名媒体人章文强奸,并在事后遭遇章文恐吓。
紧接着,《新周刊》副主编、作家蒋方舟也站出来指正:我也被此人性骚扰过,坐牢吧,人渣!
随后,这位媒体人在网络上的言辞非但没有任何悔意,而是一副自我清高的嘴脸,他的言论更是丑态百出。
现在,网络上“曝知名大V性侵女性”的热度一直窜高,从公益圈到娱乐圈再到教育圈,接二连三地被曝出性侵女性的事件让人心惊。
在公众面前,他们一个个都是被称呼为“老师”的人物,顶着知识分子的光环, 披着公益的外衣,却在背地里干着最下流的事情。
我很佩服能够勇敢站出来的女性,正是因为这些人,才会让整个社会直面这个问题,才会让一直自诩清高的禽兽无处遁形!
2
这次事件发生后,有很多女性也站出来发声自己曾经受到的侵害。我在关注这个事件的时候,发现有这样一个声音:为什么有些女生早点不说,事情闹大了才说出来,这不是墙倒众人推吗?!
说这样话的人,尤其是男性,一定不明白,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忍气吞声也不愿意说出来。
去年我曾写了一篇文章《第一次,我离性骚扰这么近》,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件事发生在公交车上,人很多,但是我依然选择了沉默。因为当时的我是自己一个人,我害怕会不会招来报复。
但是,面对性侵,很多的受害者选择沉默还有更令人惊恐的原因。比如章文事件中,她们面对的是一个熟悉的圈子,面对的是一个有权利有地位的人。
如果选择举报,她们可能没有办法在这个熟人圈里待着,又或者,她们在工作中所有的努力刚好需要这个人的首肯,那么所有的努力也都没有了指望。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更让人心寒。当事情被大家知道以后,许多人不是给予帮助或者同情,而是投来异样的眼光。背后的指指点点所带来的压力会让受害者更加难堪。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吞在肚子里,咽在心里。
去年,年仅26岁的台湾作家林奕含自杀身亡。她在作品《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讲述了一个少女被性侵的事,而侵犯她的是她非常尊重和崇拜的中文老师。
当作品出版后,有媒体不关心小说的艺术价值或者社会价值,而是带着八卦的口吻问她:“这是你的亲身经历吗?”
当伤害发生的时候,没有人想着去惩罚犯人,而是对被害人指指点点。林奕含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无意也无力改变这个社会。
最后,她留下遗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不是纳粹的集中营,而是房思琪式的强暴。
3
沉默的不是受害人,而是一直假装沉睡的整个社会。
指控性侵是一个漫长且无力的过程。取证难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受害人心灵的伤害。
美国女星泰勒·斯威夫特告DJ性骚扰案,延宕四年,最终胜诉,获得了1美元的赔偿。胜诉以后她哭了。她说,她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女性为性骚扰说不。
作家蒋方舟在微博上指正章文性骚扰,有律师回复:已过起诉期,只能舆论谴责。
新闻热点持续的时间从来都很短,大众的视线会被新的热点吸引,但过去的只是遗忘,而不是解决。当事人所受的伤害依然存在。
当新的同类性质的事件再次发生的时候,我们才会再次讨论。但是如此反复,我们的社会和政策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其中需要每一个人的力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希望,这次的“Me Too”之风刮得再猛烈一点,再持久一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