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这篇开示,蕅益大师通过大舜孝亲的故事,给慧幢法师讲修行用心的“诀窍”,读来很受启发。
大舜的爸爸瞽叟虽然固执的要命,但是除了这个爸爸,却再没有第二个亲爸爸了。即使能够远远的躲开他,但血脉相连,也无法斩断关系。最后还是得通过这层关系,来尽自己的孝道之义。
我们的修行也是这样:我们常常口头说要断烦恼、破我执,但又常常不明白,我执和烦恼心其实跟那个无我的佛心,本来是一个,在我执烦恼心之外,找不到第二个心。
这就是《楞严经》说的,当阿难请教世尊,该如何舍掉虚妄心,用真实的心修行时,世尊说要“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也就是让阿难认识到,佛陀果地上的妙觉明心跟阿难因地上的虚妄心同体不二,抛开因地的虚妄心,就没有果地的觉悟之体。修行楞严大定还是得在这个五蕴和合而有、具足一切烦恼的报身上下功夫,找不到第二个可以用来修行的清净心。
同样,我执和烦恼都是我们凡夫特有的东西,只要没有证到阿罗汉,我执和烦恼心就一直不会少。我们的喜怒哀乐都是烦恼,自利利他都是我执,并无分别。因为佛性如来藏心和虚妄烦恼心并不是两个可分的载体。
所以,我们断烦恼破我执,就不是说六识心上想一下,或者一番道德说教,就能受用放下的。必须通过教理学习,先接纳这个我执烦恼心跟佛性不二的道理——就像认清那个不完美的父亲是我们尽孝道的唯一落实处,然后通过戒定慧的熏修,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起行修道,彻证本觉。
而需要注意的是,如同大舜对“不完美的爸爸”尽孝,而不随顺爸爸的恶行一样,我们修行也要先明辨是非邪正,随善法而行,不随恶法。这需要熟悉教理,持戒修定,慢慢的下功夫才可以办到,不是空口说说就可以的。
我啰嗦的太多,不如蕅益大师讲的清楚,还是看大师的开示吧!
示慧幢上座
作者:蕅益大师
出处:《嘉兴藏》收《绝余编》卷第二
予读子舆氏书,至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底豫,忽见圆顿观心要旨焉。
夫父虽至顽,不可舍之而别觅他父。虽顽父,即我真父,不可如傲象之顺命为恶。顺命为恶,非事亲之道也。舍父别觅,又可称孝乎?
现前介尔一念,亦复如是。全体即是无明,又全体即是法性。无明犹顽父也,法性犹真父也。顺无明流,造业流转,犹如傲象。舍妄觅真,别观法性,犹如背父。逃逝虽善恶途辙稍殊,其为不孝均矣。
六道凡夫,顺无明而为恶者也。藏通别三种行人,舍无明而逃逝者也。若知焚廪掩井之瞽瞍,即是允若底豫之瞽瞍,则必尽事亲之道于己躬,而肯作顺逆两法,以亏天性耶?
所谓尽事亲之道者,亦只是深信父实生我,除此父外别无真父,然断断不可从命为恶。直须竭怨慕之诚以格之,则顽如瞽瞍,亦可回心,况未必如瞽瞍者哉!
观心亦尔,深信现前一念全体法界,离波觅水,终不可得。然断断不可随其生灭,不事观察。直须以不思议一心三观深体达之,则纵令恶无记心,尚成不思议境,况善心哉。
知一念中圆具三德秘藏,事理两重三千,互遍互融,深生信解,名之为慕此境。若不现前,只是止观力微,发勤精进,誓以十法成乘,名之为怨。若能如此努力,纵钝逾般陀也,须发明有日。倘悠悠忽忽,纵利逾蓝弗,敏过达多,的的无济也。
上座久种善根,信力牢固,但平日学问不知除却,求放心外,更无余诀,所以千经万论不能同条共贯。今山中聚首一载,复欲相别,惟此一味单方相赠。能服此药,实为千里同风。若谓此外别有,则是自欺自诳。虽历劫同住,终是未曾觌面矣。况色力有限,年光不多,奈何泛泛远求,而不束其功于紧要地乎?
至于借事助理,则大悲行法以求寿命,为开眼之地。梵网全经以求圆解,为起行之本。佛号千声,汇归净土为归趣之地。然事非徒事,全事即理,因果圆彰,自他不二。贵向头头法法中,彻见法界源底。只是一法界,更无二法界。所谓一以贯之。儒教尚然,况圆顿佛法乎?思之择之!
【赘语】
蕅益大师这篇开示虽然没有提到护法护教,但道理是相通的:
每个人只有一个爸爸,他再不完美,我们也只能通过他尽孝道。同样,我们的住持僧团问题再多,也是当下我们三皈依戒体的唯一落实处,所以就不可能抛开住持三宝,而谈护法护教以及佛教体制转型。
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谈“佛教体制转型”,就是抛开现前的住持僧团,或者完全抛弃中国佛教千年以来的优秀传统,另起炉灶,那就是用错心了,不会有好结果,只会落邪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