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之我见

作者: 斜杠77 | 来源:发表于2019-04-16 08:29 被阅读8次

最近“996”的消息充斥着各大公众号和各种头版头条,我没有过多关注是因为何种因素导致讨论“996”的声音从幕后跳到台前。

最先了解到“996”这个名词大概是在5-6年前,当时研发有个重大项目组在进行攻关(大概2年左右),团队成员基本都是半强制的被“996”了。

996可以理解为每天工作9小时(假设从早上9点上班,中午扣掉吃饭午睡2小时,晚上扣掉吃饭1小时,到晚上9点下班回家走人,相当于在公司呆12个小时,如果距离远的上下班路上2小时,那么每天24小时回到家基本就是洗洗睡了的状态,基本不存在生活娱乐等等活动。

这个项目结束发了项目奖之后一段时间,很多小伙伴都离职了,当时作为HR我访谈离职原因,一部分人觉得这两年多感觉自己已经被榨干,活的太单调无趣了,想换一种活法;一部分人觉得这两年来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和不断攻关技术难题的成就感,项目结束一慢下来自己不知道干什么,希望换个环境调整一下状态。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借由这个大项目的磨砺快速成长起来了,俗话说一个产品培养一个队伍,竞争对手给这些优秀的人才抛出了更有诱惑力的职位和薪酬,抛出新的橄榄枝把他们挖走了。

在大项目阶段可能“996”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市场竞争瞬息万变,谁家的产品早上市也就能早占坑,更早赢得市场的先机和竞争优势。

———/-//——//——-/:—////-///—/

但是现在很多时候,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用身体的勤奋掩盖思想的懒惰,因为没有能力采用有效的手段判断和评价知识工作者的产出,那就依靠简单粗暴的工作时长判断员工的实际产出。

各位不妨尝试一下,如果能在8小时的工作时间内都是高效率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其实大脑是非常疲劳的,毕竟脑力劳动不同于体力劳动的搬砖,不是呆在那里就有产出的。

每个人都需要劳逸结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某一群体短期超标准高时间投入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变成全员强制的一种文化,产出一定小于收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可能就会产生磨洋工假努力的,也会有滥竽充数的东郭先生,呆在公司的时间延长,公司水电费等公共开支会加大,可能宵夜都会被领的多,长此以往整个组织会进入一种低效的状态。

——:-/////-//://—///////——-::

而且从心理学角度看,人都是讨厌被强迫的,可能以目标责任制进行管理时,也有很多人主动投入加班,只是灵活性比较强,今天家里有事儿就可以早点走,明天家里没事儿就可以加加班赶赶工。如果变成了一种办强制的“996”文化,原本努力的员工也会有逆反心理,可能企业主就得不偿失了。

“996”之我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96”之我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cv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