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史上之雄主。于秦末起义中,项羽初定天下后,能后来者上,终胜霸王,一统天下。 敢于用人、择善如流、明时审势,以区区一偏地之兵,而敢于争胜于中原。 以布衣之身而王众强,开盛世。立大国于东方,启汉族之兴盛。为后世历朝君王和百姓推崇。
这是众所周知的功业,刘邦其用人如韩信统兵、张良坐帐、萧何镇后,更是为后人称赞。
但往往兴亡成败,为尊者讳,致后世对其只誉无贬。对其一身毛病多不在意,且加倍美化。我们看历史,不能只看书面意思,亦要思辨来看,正反来察。
在刘邦正面形象的背后,实有诸多令人不敢称赞之处。
一、过于美誉,名不副实。
刘邦可说是秦王一统天下大志的继承人,但天下非刘所定非其所平,汉族的壮大与汉文化的奠基,亦非其功,实是秦王之力。
开万世之基业,同文同轨同度量,九洲百族融为大汉族。如此气象,把功劳加在刘邦身上,怕是对其文盲加无赖的能力过于拨高,亦非萧何一帮刀笔吏所能办到。说其继秦王之志,承秦国基业,汉承秦制是史实,不是妄说。
秦当初一统天下,遍捕六国之后,到秦末时,六国势力早已瓦解。部分家臣之后借六国名义起兵,多是假借,实无大义。即有,于陈胜喊出“将相宁有种”、项王杀怀王孙熊心、在布衣刘邦反贵霸王的影响下,已是羊头狗肉、众所明知。所以割据已无其名义基础。加上秦统一多年,天下一统、偃兵兴农,是民之所愿也是天下定势。并非刘邦一力之功,实是借秦之基础,续秦之国策。
二、刘是厚黑之始祖,实是影响深远。
春秋战国虽有厚黑之人物,如勾践,但厚黑的发扬光大远不如刘邦影响大。
人家的酒宴并没请他,他空口上重礼,大胆蹭吃喝,还捞回个老婆;本不愿让韩信王齐地,但被张良所暗示,就装作大方,还大言不惭“王就真王,何必假王”;明服项王分封,却暗生反意,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趁项羽远走而攻秦地; 战争中期,项羽倡议订和平协议,免天下受兵灾之苦,却毫无顾及大打出手。
此种种劣迹甚多。但其厚黑权谋,为后世帝王所喜,为历代权臣所爱,为诸多人所佩。但于人之内心,其所作所为实应可恶,总觉得刘邦太精太赖,欺负老实人,否则项羽在民间也不会有许多粉。
三、刘是洒脱之流氓,算计之无赖,翻脸不认人的典范。
在其所谋的天下权柄、万民皇位的大利益面前,父母儿女皆可抛,朋友兄弟皆可杀。
初时不从事生产劳动,天天混于街市,为父母所厌恶,后得时运坐大位,又敢讥笑其父亲当初之言;无礼仪修养,尿于儒生帽中,讥笑天下文士于战无用; 上一刻还在嘲韩信是下等军官,疑其无能,又能倾刻变脸而拜韩信统兵;无视父子父女的亲情,于逃命路上推子女于车下,只顾自己性命,这哪是人办的事; 兵围城下,其逃于城内坚守,其父于竟置于城外,又被项羽以烹食威胁其投降时,无滴泪无片语怜意,救或不可但一丝情意也无,这实在是洒脱至极、无畏无惧、无亲无顾; 一再猜疑韩信,逼其自反,最终逼得一代兵王悔不当初,终为妇人所杀;就是情如手足的卢绾,在诛杀异姓王、大灭开国功臣的情形下,也逼得手足兄弟卢绾手足无措,以猫狗演戏来救自己,但最终造反,终老死于匈奴之地。
说项羽是众叛亲离,那是刚愎自用不听人言造成;刘邦这种孤家寡人,是自己猜忌、打压、妄杀造成。
四、刘邦就似那满口义气、指天为誓,转身就把信义扔到垃圾桶的黑道大哥。
背信弃义、虚承待遇却翻脸不认,猜忌左右妄杀无辜。 一个典型的流氓无赖、典型的暴发户,对历代帝王来说,却是心中的教父,是无数人的偶像。
其后帝王也有比其更优秀的。其子孙东汉刘秀,善待功臣,为史上称誉;武夫赵匡胤,用金钱收买兵权,做得比其更加人性。 只是一般帝王都学刘邦,都是爱权甚过亲朋,宁错杀也不放过。
不讲胜王败寇的话。真论起来,刘邦并不比秦王项羽强什么、李世民也不比隋炀帝窦建德优秀多少。像有位名人评刘邦“世无英雄,遂至竖子成名”,造化弄人是时命不当,项羽早就明白的道理,我们后人却有时看不开,总觉得最后的胜者什么都好,就连刘邦初时不事生产,也觉得人家志向远大,不敢无一点低看之意。
我们在平时,遇到像不讲诚信的老板、特别是得到的待遇与讲好的条件不符时,恶评如潮,往往撕破脸、上法庭,心里那个恨啊;碰到同事、朋友不讲信义,特别是借钱不还,心里多就断了交情,甚至反目成仇。
可是我们对历史人物,对刘邦这种无赖却百般推崇!其哪有过人之处,真是大奖空降!
就如黎元洪,在当时无重兵无大才无胆略,却能做革命首义之统领,后又为民国总统。也是其时运好,不很强也不太弱,能为南北势力接受,刘邦某种程度也是各方势力的平衡人选。
当时能人异士想事秦不能,秦国政坛已被赵高垄断;秦末起事,一帮人哪个先动? 论胆略,刘比陈胜差远了,可胜又兵败过早; 想臣于楚,可在天纵之资的项王面前,皆似蠢虫。南观项、西瞅刘、东看田氏、北瞧张陈,就刘邦似无大才,且出身低微愿用他人之长,无架子好说话又似憨愚。扶持好了,得了天下,好大家裂土封王,后来也就真如所愿,可哪个能看出将来的结局?
对刘邦我们学他什么?在这个时代,就他身段谦微且乐于接受建议、不刚愎自用(无才自用)这两个,应该是小学老师就应教的好习惯,即“谦虚进步,骄傲落后”一语罢了,其它真是乏善可陈。种种厚黑,断不可提倡。
从正反出发,对一件事我们放在不同人身上、不同时期是可誉可毁。可见人心的反复无常,千百年都一样,世上的事也不是谁就能给个定论,也不能简单相信所谓定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