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亚朵×简书 · 美食图书馆
美食图书馆+在亚朵,陪你看一场人间烟火

美食图书馆+在亚朵,陪你看一场人间烟火

作者: 马大田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18:44 被阅读18次

    美食图书馆+在亚朵,陪你看一场人间烟火

    没有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一顿不行,那么就来两顿吧!

    作为亚朵的金卡会员,亚朵竹居现在是我经常打卡的图书馆。选择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当然是亚朵竹居的书籍合我口味啦。类型齐全:人文社科,小说,散文,游记,绘本等。之前入住亚朵酒店鸡就有看到很多家长和孩子在竹居看书,游玩的同时还能收获知识,非常好的体验。

    2、竹居的图书,只要你是亚朵的会员就能借阅,并且可以异地归还(本人之前在北京的亚朵归还了上海借的书,在天津亚朵又还了在北京借的书,最后回上海还了在天津借的书),兜兜转转一圈。重要的是:不需要押金哦。

    3、对我来说挺重要的一点,本人有轻微洁癖,亚朵竹居的书基本都是全新的,书页整洁干净,比起其他的公共图书馆的藏书品相要好很多呢。

    这次选书活动,我有整理了差不多五十本书,我打算分三趴来介绍。那么,话不多说,下面就开始我第一趴的介绍:

    亚朵竹居图书系列:

    NO 1:《肥肉》作者:朱赢椿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肥肉》 《肥肉》

    推荐理由:“咦,哪个大妈把菜场买的五花肉遗漏在书店了呀”,哈哈,第一次见到这本书的小伙伴们心里都会有的OS吧。且不论书中内容如何,封面君,你已经成功引起我的注意️了哦。

    NO 2:《酒友、饭友》 作者:安倍夜郎 新星出版社

    《酒友、饭友》 《酒友、饭友》

    推荐理由:《酒友,饭友》是安倍夜郎的散文集,《深夜食堂》的真实故事暖心登场,满满是作者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于一粥一饭,一食一味间唤醒我们心中永久的眷恋。美食很重要,美食背后的故事更让我们感动。

    NO 3:《你不懂咖啡》 作者:石肋智广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你不懂咖啡》 《你不懂咖啡》

    推荐理由:《你不懂咖啡》是咖啡控必备的图书经典!一杯小小的咖啡,其中隐藏着许多让你万万想不到的小秘密。如果你也是咖啡控,就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哦。

    NO 4:《全球蔬菜纪行》 作者:玉村丰男 浙江大学出版社

    《全球蔬菜纪行》 《全球蔬菜纪行》

    推荐理由:本书是作者本人游览世界后,写给那些喜欢蔬菜和蔬菜背后奇奇怪怪的,不为人知的小故事的读者看的。

    NO 5:《上海杂货铺》 作者:周祺 同济大学出版社

    《上海杂货铺》 《上海杂货铺》

    推荐理由:本书是作者用摄影和插图的方法记录呈现的上海的各种杂货,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作为上海人,看到这本书,许多熟悉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NO 6:《重返普罗旺斯》 作者:彼得·梅尔 南海出版社

    《重返普罗旺斯》 《重返普罗旺斯》

    推荐理由:普罗旺斯,不只是美食、美酒,更是一种永久的生活态度。《时代周刊》评价说:“彼得·梅尔生动逼真的描写使你在阅读的同时就能品尝到那精美的食物和酒,感觉到阳光和微风。”

    NO 7:《台湾好野菜》 作者:种籽设计 中国青年出版社

    《台湾好野菜》 《台湾好野菜》

    推荐理由:依照二十四节气,介绍当季的菜篮子,在小马和妙满的料理下,台湾的野菜与其他食材迸发出令人着迷的香气。每个节气皆附有两道野菜料理和一个手作野菜花圃。无论是料理和装饰都能让你眼前一亮。

    NO 8:《浅草散步,遇见粉花面包店》 作者:腾冈真由美 南海出版社

    《浅草散步,遇见粉花面包店》 《浅草散步,遇见粉花面包店》

    推荐理由:拥有一家自己的小店,享受静静地小美好,告诉我,多少人走过这样的梦想。举起你们的手,让我看到你们!

    NO 9:《素食,跑步,修行》 作者:斯科特·尤雷克 南京大学出版社

    《素食,跑步,修行》 《素食,跑步,修行》

    推荐理由:斯科特·尤雷克不止是一个跑者,而且也是一个善于学习创新的人。素食加跑步加修行,低碳又环保,另一种方式热爱生活!

    NO 10:《木之匙》 作者:三谷龙二 湖南美术出版社

    《木之匙》 《木之匙》

    推荐理由:不止讲匙,不止讲木,在这本三谷龙二的散文集中,请用心体会木器和食物,透过窗帘溜进来的光线,微风等,一切的一切带给我们的力量。

    NO 11:《冬牧场》 作者:李娟 新星出版社

    《冬牧场》 《冬牧场》

    推荐理由:本书2011年首发于《人民文学》,记述了李娟2010年跟随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地区的冬季牧场的点点滴滴。我相信,总有某些时刻,我们会向往诗和远方!

    NO 12:《再赴美食之旅》 作者:安东尼·伯尔顿 新知三联书店

    《再赴美食之旅》 《再赴美食之旅》

    推荐理由:煎不出完美鸡蛋的人是没有资格与他人做爱的。

    安东尼·伯尔顿是个标准的“吐槽帝”,在这本《再赴美食之旅》中,他风格依旧。让我们在他犀利的文字中领略美食的奥秘。

    NO 13:《半间灶披间》 作者:食饭家 上海文化出版社

    《半间灶披间》 《半间灶披间》

    推荐理由:灶披间,上海人所谓的厨房,小时候我们家的灶披间就是与邻居共用的,一分为二,一家一半。70篇关于美食的文章,涉及江南时令小菜,节令点心,亦有中西合璧的改良西餐。那些家常的美食,每一道,都是一次心灵的体验。

    NO 14:《我家门外的自然课》 作者:南妍汀 中信出版社

    《我家门外的自然课》 《我家门外的自然课》

    推荐理由:适合亲子的自然观察入门书,图文并茂。我想都市里的奶爸奶妈们对于蔬菜植物多数也是陌生的吧,这本书是给我们一个亲近自然的大好机会。

    NO 15:《厉害了,我的厨房》 作者:高木惠美 中信出版社

    《厉害了,我的厨房》 《厉害了,我的厨房》

    推荐理由:冰箱的使用规则,食材的保存方法,器物的收纳技巧,菜单的制定原则,餐具的洗涤顺序,厨余的处理小窍门,这一本,一网打尽!让你一本书解决多种问题,让你在厨房事半功倍!

    NO 16:《常相知》 作者:李知弥 上海三联书店

    《常相知》 《常相知》

    推荐理由:这一趴要介绍的最后一本书,来自亚朵人文赠送的书籍李知弥的《常相知》,与其他画家关注宏大主题不同,李知弥描绘的都是日常的平凡小事物。比如:一朵花,半壶茶,一个瓜,一篮樱桃等。(本来觉得这本书与美食主题会不会不符,不过书中有众多美食插画,翻阅间总能给你小惊喜,最重要的是这本是来自亚朵人文的赠书,所以也收录其中。)

    好了,关于在亚朵竹居看到的美食类相关书籍就介绍到这里了。

    接下来,我将要介绍那些和作家笔下美食相关的书籍系列,也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一个系列。

    食物对于每个人最初的期待就是饱腹。随着我们的生理和安全的层次的满足,食物就不只是单纯的“吃”了。食物背后的故事才那个让我们念念不忘的理由,也是让我们眷恋和感动的所在。

    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来感受美食图书系列的第二趴

    作家笔下的美食故事系列:

    NO 17:《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 中华书局

    《红楼梦》

    推荐理由:《红楼梦》作为了解清代中期的社会百科全书,食物自然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虽然都没有吃过王熙凤嘴里说的那道叫做“茄鲞”的菜,但是我想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茄鲞”。

    NO 18:《张爱玲文集》 作者:张爱玲 安徽文艺出版社

    《张爱玲文集》
    推荐理由:在《公寓生活记趣》中张写到:“无论如何,听见门口卖臭豆腐干的过来了,便抓起一只碗来,噔噔奔下六层楼梯,跟踪往前,在远远的一条街上访到了臭豆腐干担子的下落,买到了之后,再乘电梯上来,似乎总有点可笑。
    《谈吃与画饼充饥》的一段话:在上海我们家隔壁就是战时天津新搬来的起士林咖啡馆,每天黎明制面包皮,拉起嗅觉的警报,一股喷香的浩然之气破空而来,有长风万里之势,而又是最软性的闹钟,无如闹得不是时候,白吵醒了人,像恼人春色一样使人没奈何。

    在看了张姑奶奶的文字后,我对于天津的起士林西餐厅便有了一定要去一次的执念,总想着去一次天津,去吃一次让张爱玲念念不忘的那个味道,不管现在的起士林已经不是张爱玲当初的那个起士林了。

    所以,我就去啦!

    图为天津起士林西餐厅

    NO 19:《半生缘》 作者:张爱玲 北极十月文艺出版社

    《半生缘》 图为《半生缘》剧照

    推荐理由:在张爱玲的《半生缘》里食物似乎总是在扮演打开回忆的角色。黄昏中,曼桢家的弄堂里总是有一个老人在叫卖豆干的声音,这个声音一直回荡在每个世钧在曼桢家度过的时光。后来曼桢被姐姐囚禁,世钧不知情,以为自己被曼桢抛弃,在曼桢家的附近,再次听到豆干的叫卖声,这声声都叫的人心里发空。

    故事的最后,当两人再次相遇,曼桢对世钧说了一句“我们回不去了”,世间的故事大抵如是,有多少的错过,又有多少的回不去。

    NO 20:《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 北京文学出版社

    《骆驼祥子》 图为骆驼祥子插画
    推荐理由:《骆驼祥子》中有一段描写是说祥子被军阀的队伍抓了壮丁,好不容易逃出来的时候,又累又冷又饿的祥子在一个小吃摊上吃老豆腐,他是这样写的:“祥子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韭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两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湿透了裤腰。半闭着眼,把碗递出去:‘再来一碗’”

    从祥子的眼中我们能读出老舍对于北京的热爱,无论北京的景色,美食,人,在老舍的眼里总是那么可爱。

    NO 21:《台北人》 作者: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台北人》 图片花桥荣记剧照
    推荐理由:在《台北人》短篇小说集中唯一一篇描写白先勇家乡的小说就是《花桥荣记》,书中写道“提起我们花桥荣记,那块招牌是响当当的。当然,我是指从前桂林水东门外花桥头,我们爷爷开的那家米粉店。黄天荣的米粉,桂林城里,谁人不知?哪个不晓?爷爷是靠卖马肉米粉起家的,两个小钱一碟,一天总要卖百把碟,晚来一点,还吃下着呢。”

    白先勇有一句名言:吃桂林米粉是一份填不饱的乡愁。

    NO 22:《烟愁》 作者:琦君  化学工业出版社

    《烟愁》
    推荐理由:“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晚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 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同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因为琦君的这段文字,每到粽子节,我总是会想到灰汤粽,想象它的味道。这种美味是肉粽抑或网红粽子不能带给我的。

    如果有一天有卖灰汤粽,请记得一定要告诉我。

    NO 23:《城南旧事》 作者:林海音 人民文学出版社

    《城南旧事》
    推荐理由:“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

    大冬天里吃着热气腾腾的烤白薯也是我学生时代最温暖的记忆。

    NO 24:《季羡林自传》 作者:季羡林 当代中国出版社

    《季羡林自传》
    推荐理由:季羡林在《我的童年》中写道:“我出生以后,家境仍然是异常艰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一年到底,就吃这种咸菜。举人的太太,我管她叫奶奶,她很喜欢我。我三四岁的时候,每天一睁眼,抬脚就往村里跑(我们家在村外),跑到奶奶跟前,只见她把手一卷,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半个白面馒头拿在手中,递给我。我吃起来,仿佛是龙胆凤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还有比白面馒头更好吃的东西。这白面馒头是她的两个儿子(每家有几十亩地)特别孝敬她的。她喜欢我这个孙子,每天总省下半个,留给我吃。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这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大概到了四五岁的时候,对门住的宁大婶和宁大姑,每年夏秋收割庄稼的时候,总带我走出去老远到别人割过的地里去拾麦子或者豆子、谷子。一天辛勤之余,可以捡到一小篮麦穗或者谷穗。晚上回家,把篮子递给母亲,看样子她是非常喜欢的。有一年夏天,大概我拾的麦子比较多,她把麦粒磨成面粉,贴了一锅死面饼子。我大概是吃出味道来了,吃完了饭以后,我又偷了一块吃,让母亲看到了,赶着我要打。我当时是赤条条浑身一丝不挂,我逃到房后,往水坑里一跳。母亲没有法子下来捉我,我就站在水中把剩下的白面饼子尽情地享受了……我6岁那一年,是在春节前夕,公历可能已经是1917年,我离开父母,离开故乡,是叔父把我接到济南去的……到了济南以后,过了一段难过的日子。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他心里会是什么滋味,非有亲身经历者,实难体会。我曾有几次从梦里哭着醒来。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这种愿望当然只是一个幻想。我毫无办法,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

    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道食物,它或许并不真正好吃,但是因为它是某人做的,或者它与某段记忆相关而显得弥足珍贵。

    随着岁月的流逝,它更会变成我们心中永久的甜蜜滋味。

    NO 25:《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普鲁斯特 上海译文出版社

    《追忆似水年华》

    推荐理由:在《追忆似水年华》卷一《在斯万家那边》中(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Du côté de chez Swann),作者普鲁斯特多次加入了对玛德琳蛋糕的描写。浸在茶中的玛德琳蛋糕成为了“我”启动旧时记忆的开关,但也只是想起儿时零零碎碎的一些场景。

    普鲁斯特的玛德琳成为了一种隐喻,即使那些记忆中的人与事早已不在,只要再吃一口玛德琳,那么,他们仿佛又回到我们身边了。

    NO 26:《味道》 作者:梁文道 群言出版社

    《味道》

    推荐理由:梁文道,人称“道长”,他的“味道三书”,有趣,有味,不仅是饮食,而是历史、经济、政治、哲学、散文甚至人类学札记。在梁道长笔下,饮食串起了可感的个体肉身与抽象的文化网络。

    “味道三书”我目前就看过一本,所以今天就先推荐这本《味道·人民公社》,这本书主要谈论“吃”的社会意涵,挖掘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人们“吃”的不同内容与逻辑。

    NO 27:《故都的秋》 作者:郁达夫 京华出版社

    《故都的秋》

    推荐理由:谈及饮食文化,郁达夫说:“福州食品的味道,大抵重糖。”这是精确的。今日福州饮食,仍然如此。就像四川人不放辣、山西人不放醋不知道怎样煮菜一样,地道的福州人不放糖,也不知道怎样煮菜。郁达夫写道:“有几家真正福州馆子里烧出来的鸡鸭四件,简直是蜜饯的罐头一样……”

    NO 28:《朱自清散文》 作者:朱自清 太白文艺出版社

    《朱自清散文》
    推荐理由:朱自清在散文《冬天》里这样描写白煮豆腐: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朱自清除了那篇著名的《背影》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作家。

    NO 29:《北平怀旧》 作者:齐如山 北京出版社

    《北平怀旧》

    推荐理由:看了老舍,林海音笔下的北平,我们在看看齐如山笔下的北平又是如何。

    “我自到北平后,就很爱研究街面上的事情,光绪二十六年之后,与各种小生意接触得更多。
    中国人向来是分阶级的,对于饮食更厉害,像我们北方,一年之中平常人不见得吃到几次肉食,而北平最阔的人,可以说是不大吃肉,所吃的总比肉还高,大约总是鸡、鸭、鱼、山珍、海错等等,这种情形在饭馆中最看得出来。讲究的大饭馆子中,难得卖一次炖猪肉、烧猪蹄这一类的菜,连一个要炒肉丝的人都很少,牛羊肉在从前是不能算数的,从前有句谚语,就是牛羊肉上不去台盘。以上说的是大的阔饭馆子。次一等的,因为来吃的人不同,卖肉的菜品就多得多了。”

    NO 30:《谈吃》 作者:梁实秋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谈吃》

    推荐理由:在《谈吃》中梁实秋先生因追忆羊头肉而写下《馋》一文:

    “冬夜,听得深巷卖羊头肉小贩的吆喝声,立即从被窝里爬出来,把小贩唤进门洞,我坐在懒凳上看着他于暗淡的油灯照明之下,抽出一把雪亮的薄刀,横着刀刃片羊脸子,片得飞薄,然后取出一只蒙着纱布的羊角,洒上一些椒盐。我托着一盘羊头肉,重复钻进被窝,在枕上一片一片的羊头肉放进嘴里,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睡乡,十分满足的解了馋瘾……”

    看过大师们笔下的美食,除了能勾起我们的馋虫外,也给予我们更深的感动和想念。

    最后我要介绍的图书是那些年我读过的美食相关书籍

    NO 31:《本草纲目》 作者:李时珍 重庆出版社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推荐理由:对的,没看错,在美食图书推荐中,我还选择了这本书。正所谓,不仅要吃的好,还要吃的对。本着药食同源的原则,我觉得了解食物的性质对于食材的选择会更准确。

    NO 32:《海上西厨房》作者:赖声强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海上西厨房》 《海上西厨房》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食谱,里面所有西餐的配料及做法都是中英文书法,对于想要学习餐饮行业英语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NO 33:《食事绘》 作者:王榕 文汇出版社

    《食事绘》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小说,讲诉的是发生在一个叫“休日酒店”里的故事。故事的主线是讲女主人公因为母亲的棒打鸳鸯,然后又被母亲逼着去相亲,负气嫁给母亲认可的人,最终还是以离婚收场。食物是穿插在故事之中的,虽然只是一个个点,由这些个点串起了我们的生活。

    NO 34:《环游世界六万五千公里的自行车美食之旅》 作者:石田裕辅 上海译文出版社

    《环游世界六万五千公里的自行车美食之旅》

    推荐理由:就这本书的书名就能看到吸引我的目光,环游世界、自行车、美食还有用洗脸盆吃羊肉饭。不管是身体还是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不要羡慕别人,走起!

    NO 35:《最棒的泰国料理》 作者:帕卡马斯·坦西里宾永 电子音像出版社

    《最棒的泰国料理》

    推荐理由:这本菜谱是由泰国五星级大厨主编,里面汇聚了泰国风味的美食食谱,对于喜欢泰国料理的朋友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好书。

    NO 36:《慢饮茶》 作者:王宗仁主编 中国华侨出版社

    《慢饮茶》

    推荐理由:本书汇聚诸多名家对于茶的研究,从茶的品种到如何泡茶。不仅让你了解茶艺,还能让你从文章中了解作家们对于茶的喜好如何。

    NO 37:《茶,汤和好天气》 作者:汪曾祺等 北京联合出版社

    《茶,汤和好天气》

    推荐理由:本书是由众多名家名篇集结的散文集。就像书名一样,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一壶茶,一碗汤,如此惬意,如此生活。

    NO 38:《食记百味》 作者:吉本芭娜娜 山东人民出版社

    《食记百味》

    推荐理由:《食记百味》是作者的首本杂记,里面记录了100篇短文。记录了作者日常生活饮食的点滴,更重要的是记录了与小儿子共同的点滴回忆,温暖而绵长。

    NO 39:《有味小日子》 作者:广田千悦子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有味小日子》 《有味小日子》

    推荐理由:夫妻档打造日常美味好生活!80种四季时令食物,原汁原味的家常菜肴,让我们都能在简单中寻找快乐,在平凡中体味幸福!

    NO 40:《一路吃下去》 作者:石田裕辅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一路吃下去》

    推荐理由:继上一本环游世界自行车美食之旅后,石田裕辅再度出发,一路吃下去,带我们领略台湾的美食美景。

    NO 41:《播种人的手绘日记》 作者:早川由美 湖南文艺出版社

    《播种人的手绘日记》

    推荐理由:该书是早川由美的手绘生活日志,以二十四节气为脉络,顺应时节,感知自然的力量和智慧。作者在本书中分享了他们一家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日常,播撒种子,采摘果实,编织生活,烧柴生火,和丈夫一起烧窑置器,与家人一起旅行。

    NO 42:《不去吃会死》作者:许崧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不去吃会死》

    推荐理由:史上最爆笑的旅行与美食日记!献给随时准备整理行囊踏上旅途的少数人,与被困在二点一线的生活里,却怀揣渴慕远方的驿动之心的大多数人。《旅行者》杂志主编恳切推荐 !

    NO 43:《假装好吃》 作者:蔻蔻梁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假装好吃》

    推荐理由:作者蔻蔻梁不仅是美食品鉴师、环球旅行者、奢华酒店评鉴人、美食旅行达人,也是一个故事收集爱好者,专栏作家。在本书中作者以其独特的眼光为你解读食物的故事。

    NO 44:《你好,小确幸》 作者:加肥猫 凤凰出版社

    《你好,小确幸》

    推荐理由:小确幸是一种什么感觉?小确幸是抓住生活中被幸福击中的点滴瞬间,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生活中的小确幸吧。

    NO 45:《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作者:庄组宜 文化文艺出版社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推荐理由:书的第一部分记录了她在厨艺学校的生活,每一个短小的篇章都是一道可口小菜。庄祖宜从菜鸟成为优秀毕业生可不容易,她的“田野调查笔记”写满了学厨苦乐。第二部分是她毕业后的实习期,让我们这些只晓得吃的食客得以一窥星级厨房的秘密。想要知道更多关于厨房的秘密就来打开这本《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吧!

    NO 46:《小白素食记录》 作者:小白 中国旅游出版社

    《小白素食记录》

    推荐理由: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于素食的理解就是清汤寡水,看过小白的《小白素食记录》之后,我终于知道原来素食可以有这么多的花样精呢!

    NO 47:《全球厨具手绘图鉴》 作者:艾伦·斯诺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全球厨具手绘图鉴》

    推荐理由:这里不仅有你想不到的各式各样的厨房用品,还有作者用心绘制的图画。喜欢厨具并且喜欢改造厨房的朋友们不要错过这本好书哦。

    NO 48:《舌尖上的中国》 作者:CCTYV记录频道 光明日报出版社

    《舌尖上的中国》

    推荐理由:这本书我想用不着过多的推荐词,同名纪录片如雷贯耳,解说员的声音一响起,我的唾液就开始自动分泌。阅读纸质书籍让我们再次领略舌尖上的中国。

    NO 49:《我爱沙拉餐》 作者:金玉景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我爱沙拉餐》

    推荐理由:对于喜欢轻食的的朋友们来说,这本书里囊括了多种沙拉的做法,让你的沙拉餐每天不重样。

    NO 50:《文人好吃记》 作者:岚山光三郎 文化发展出版社

    《文人好吃记》

    推荐理由:对于喜欢写作和喜欢日料的小伙伴们来说,这本书让你既八卦了日本作家的私人饮食偏好,又能看遍日本美食。即是一本人物小传,又是一本美食介绍。

    NO 51:《只想一个人喝酒》 作者:梅丸 新星出版社

    《只想一个人喝酒》

    推荐理由:一本私人饮酒日记,设计了整整一年的书,这期间走过了很多很多难过的时光,伴随这些个酒后小故事,这大概就人生即苦,苦便是甜吧。啜口啤酒,感悟人生。

    洋洋洒洒凑个单,五十一本图书推荐,总有一款适合你。

    最后在放一个小彩蛋:在读毛姆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中看到他对巴尔扎克的一段描写,甚是有趣,放在文末,博君一笑:

    “有位出版商就声称,有一次宴会上,他亲眼见到巴尔扎克吃了一百个牡蛎,十二块煎牛排,一对烤鹧鸪,一只鸭子,一条箬鳎鱼,几道点心和十几个梨。毫不意外地,他很快就吃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的胖子。”

    希望大家爱美食,也要懂得节制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食图书馆+在亚朵,陪你看一场人间烟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du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