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最大的收获就是看了启示录第一部分-人员,觉得读书最爽的两个地方:一是拆书的那一刻,二是看完书合上的那一刻。
《启示录-打造用户喜欢的产品》作者是Marty Abbott (eBay前任CTO、AKF Consulting 公司合伙人)。“启示录”原是《新约圣经》最后一章的标题,它描述的是耶稣向门徒约翰现身,展示人类未来的故事。翻译团队叫“七印部落”,七印是“启示录”中耶稣语言的七件大事,充满使命感和神秘感。
在译序中,翻译者有两段话让我印象深刻。“想彻底看懂一本英文书,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翻译一遍。”--单雪雯。“翻译是一种深入的学习,它加深了我对书中产品概念和工作流程的理解。”
--黄捷文。最近我很苦恼自己读书的时候容易走神,读了就忘了,《乌合之众》看了一个月昨天下狠心看完了,然后什么收获也没有,我不得不反思我自己的阅读方法。首先,我想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阅读时的专注力?
1.做笔记,在原文中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把好的观点提炼摘抄出来。
2.阅读外文书籍并翻译出来,这是提什么专注力、获取最前沿最准确知识以及提升理解力的最佳方法。之前听李笑来说他的读书之道,他说他现在都是看英文论文之类的,大众书籍不少观点是落后的并且因为要考虑到翻译给大众让他们明白所以并不能完全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当然如果你像我一样有些书压根看不进去,看一眼就走神那种我建议你先别读了,我想了下,其实那些书一是不是你感兴趣的二是不是你能理解的不能有共鸣的继续读下去。所以,你还在培养阅读习惯的初级阶段的话就先选自己感兴趣的书读吧。
本书最重要的话写在封面上的:好产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价值、可行性、可用性,三者缺一不可。其实我也一直在想什么是好产品?我见过最认同的答案是Punk
一篇文章里说的:
1.创造了长期的用户价值;
2.形成闭环的商业模式或生态;
3.核心功能具备明显优势。
下面是第一部分(人员)的重点摘要:
1.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1.评估产品机会;2.定义要开发的产品。在撰写需求文档时作者主张采用简单的文档,围绕产品原型来展开这项工作,文档应该清晰地描述产品的功能和属性,避免讨论产品的实现方法。
2.人员配比。一般五到十名开发人员配备一名产品经理;一名交互设计师可以支持两位产品经理的工作;一位视觉设计师可以支持四位交互设计师的工作。
3.定义产品:将产品需求和用户体验设计相结合。
4.产品管理:定义产品。项目管理:如何让执行计划按期支付产品。
5.产品经理配合开发人员的工作,方式如下:1.产品经理只定义满足基本需求的产品。2.一旦进入开发阶段,要尽量避免修改产品的需求和设计。3.产品开发阶段难免会产生诸多问题,产品经理应该迅速采取行动,在维持产品基本功能、尽量避免修改的原则上,拿出解决方案。
6.重写代码是,保证让用户看到功能的改进-
即使会占用少则25%,多则50%的开发资源—对保持产品(尤其是互联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至关重要。
7.我认为产品经理需要经过三个月的刻苦学习才能开始管理产品。这段时间,他要融入目标客户群,学习相关的技术,了解市场和竞争局势。
8.如何评估产品经理的工作业绩,我相信唯一正确的评价标准是看产品本身是否成功。最近出现一种考察业绩的新指标:用户净推荐值(http://www.netpromoter.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