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刚刚刷微博,看到这样一个新闻:
![](https://img.haomeiwen.com/i6375399/d607f1f133a2a56b.jpg)
温岭城东一个12岁女孩,因爸爸食言,离家出走,被警察发现。
原来,女孩爸爸曾经答应她,如果期末成绩全在90分以上,就带她去看海。
结果,女孩努力学习,期末考试全部达到爸爸要求,爸爸却以工作忙,天气冷,拒绝了她。
女孩一起之下,说爸爸太虚伪,没有奶奶疼她,就独自一人打算回老家。
看到这个新闻,心里不由得唏嘘。
早上孩子们刚刚讨论了这个话题,说爸爸一年前答应买的鞋一直没有兑现。
爸爸说学习进步了买的礼物也一直没买。
爸爸说放假回家带他们出去玩,一拖再拖。
爸爸说过年回家是陪他们,结果总是在朋友家吃饭,在宾馆里住。
………
爸爸的"罪状"数不胜数。
有多少这样的爸爸,成了孩子眼中的"骗子"。
许多家长总是喜欢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却把这种承诺停留在了口头上。
而最后以"只是说说,为了鼓励"而拒绝,让孩子失望至极。
不要小看孩子的认知,她在你用奖励的动力下,辛苦达成目标,除了获得你的认可,更期待你的行动。
02
孔子的弟子,曾子,在家庭教育上就是个一诺千金的榜样。
他的妻子要去赶集,儿子非要跟着去,她就对儿子说:
"你在家玩,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孩子不哭闹了,乖乖在家等着。
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磨刀,惊讶问他"你磨刀干嘛?我只是哄哄他而已。"
曾子说,对孩子也要言而有信。
于是,就真的杀了一头猪。
现在的孩子都会模仿父母的言行,如果你不去兑现诺言,孩子将来也会学着不讲信用。
曾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家教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图口舌之快,以为哄哄就行。
孩子是很敏感的,就要求家长时时刻刻,以身作则。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父母就是那个播撒种子的人,只有自己讲诚信,孩子才会收获良好的性格习惯。
03
每逢过年,父母总会答应,满足孩子许多愿望,买礼物或者好好陪伴。
然而,有多少爸爸们,春节期间不是在酒桌,就是在牌桌。
尤其是常年在外,不经常陪伴孩子的爸爸,他平时电话里给孩子许多承诺,回到家,却以"身不由己"来开脱。
昨天,朋友的孩子说,爸爸说会好好在家待着,因为一年难得陪他几天,结果,爸爸把家当成了宾馆,把宾馆当成了家。
自从回家,每天都有朋友约出门。一天几个酒局,晚上再去进行其他娱乐节目,不是半夜进家,就是夜不归宿。
完全忘记了答应孩子的"好好在家陪他"。
经常性的"说话不算话",在孩子心里就落下了一个定论"爸爸总是骗人。"
我们在孩子小时候就灌输许多故事,告诉他们很多道理,如果这些道理就只是一个道理,而没有让孩子看到实施。岂不是空话吗?
家长是原件,孩子就是复印件,自己言而有信,对孩子将来处事,做人,都有很大的益处。
04
同学老公,就是个很好的榜样,女儿胆子小,不敢表现自己,他就鼓励女儿说,如果在班里敢发言,他就奖励她一个芭比娃娃。
孩子为了梦寐以求的娃娃,终于第一次举起手回答问题,老师跟她爸爸发图片,爸爸欣喜若狂,马上就给女儿买了那个玩具娃娃。
在爸爸一再的守信下,女儿越来越自信,最后站在大舞台上,成了小礼仪。
同时,女儿也体会到了诚信的重要性,对待同学朋友,都是说到做到,还收获了友谊。
这样的孩子,将来长大成人也会是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孩子。
别让孩子的心在一次次"谎言"中变凉。家长所谓的"哄哄"将来就是孩子的"失信"。
一个不诚信的孩子长大后,身心都不利于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