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们总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他人指手画脚、恶意的猜测。肆意妄为的评判别人。
暴力沟通的第一个坑:道德评判
近日网上的律师枪杀案,又一次让人看到了人性中丑陋的一面。
一名男子持枪冲进律师事务所,打伤了律师薛某后,劫持了一俩宝马车逃逸。薛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不治身亡。
网友小A是这些评价的:律师经常得罪人!问一句话也要钱,实在太过份。
还有一条评价更狠:没有滥杀无辜,万幸。
这意思律师死有余辜,不值得同情。
一条年轻的生命逝去,网友就这样凭着自己的感觉或者说是认知偏见给事情做了定论。你又不是当事人,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你都不知道,就在网上叫嚣,这样道德评判别人真的好嘛?
暴力沟通的第二个坑:进行比较。
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
有这样的一家人,关系不是很好。姐姐在外面上大学,每次假期回家,发现弟弟妹妹对他都特别冷淡。后来姐姐才知道,妈妈一直跟弟弟妹妹灌输:“看,你姐读了大学,将来就不用干农活了。你们读书不行,可享不了你姐的福了。”
弟弟妹妹听了妈妈的话之后,他们就在心里恨上姐姐了,姐姐回到家自然也不待见她了。
暴力沟通的第三个坑:回避责任。
生活中,人们喜欢用“不得不”这一短语。
举个例子,卢森堡博士为减肥的人做咨询。安妮是一个身高170厘米,体重200多斤的胖姑娘。为了减肥,安妮每天只吃固定食物的量,并且还要做大量的运动。
减过肥的人都知道,每天控制饮食是很考验人的意志力的。所以安妮说:“减肥实在太痛苦了,但是我不得不这样做。典型回避责任的一种说法。”
卢森堡博士建议她换一个负责任的说法表达:“我选择减肥,因为我想穿漂亮的衣服。”
这样的表达,是不是更为主动一点,有说服力一些呢?
暴力沟通的第四个坑:强人所难。
这是对别人的要求暗含着威胁。如果你不照我说的做,我们就会怎样?这是强者惯用的一种手段。
举个例子:妈妈对自己孩子的说:“你要把作业做完了才能出去玩哦?如果你做不好,妈妈以后就不带你外婆家了”。但是,你如果真的那样做了。你会发现,他有的是办法和你斗智斗勇。
以上暴力沟通的四个坑,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还挺高的。因此,卢森堡博士建议人们要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尽量避开这四个坑。让爱主导着我们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