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你们是否和我一样,身边总有人告知何为有用,何为无用。
自江苏回到济南已经一个多月了,却还清楚的记得当时公司领班的良言“小孔啊,别读书了,来跟我混吧,读大学有什么用,毕业后出来还不是得从基础开始,拿的工资还没像我这样没读书的人多”。
不得不说这是实话,大学毕业出来还真得从头干起,而且只能从头开始。据我了解,我这个专业毕业后实习工资最高也就5K,还得能进国企和央企,确实不能和现在的他相比。
不过却一点也不羡慕他,也不认同他说大学是白白浪费四年时光的观点。或许现在的他在某些方面比像我这样的大学生确实优秀得多,可是我仍然不羡慕。
坚信,四年下来我们的情怀、格局以及其他很多东西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当然了,前提是你在做“无用”的事中度过,而不是做“无用”的事。和那些未浪费四年在大学而提前踏入社会、没有学习的人相比,可能短期我们没有优势,可是我们适合打持久战啊!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同样的,只有当你做的无用之事达到一定的量才会变为有用之事,如果在发生量变之前你放弃了,那就真的变成了无用的。
前些日子在参加365集训营的时候和室友提了一下,本来想拉个伴一起,未曾想到换来一句:没意思,咱考试又不考,整那玩意干啥?只能默默的自己报名,可是非但不悔,还乐在其中,乐在被室友定义为“没意思”的事中,实在意外。
“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蔡文道这样说。
就像我最喜欢做的无用之事是在每天下午5点到6点和朋友一起读读《大学》,一起聊聊香道,有时间的时候向老师请教《诗经楚辞》。做这些无用的事,倒不是为了发生什么了不起的变化,只不过因为喜欢罢了。
蜗牛不是一下子就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它在到达顶端之前做的都是“无用”的,因为没有人会去在乎它匍匐前进的身姿,很多人都只是看到耀眼的瞬间,所以只能抬头仰望。
雄鹰也不是一开始就可以翱翔于蓝天,雏鹰折翅的苦痛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千百次锤炼的意义也不是每个人都明白,所以有的人只能羡慕那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是早已经注定了的。
众所周知,在这个世界本就没有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所以如果想走得更远,那你只能做更多没用的事。人间的事只有经历过你才能知晓是否有用,在此之前,没有谁能判定。
有用的事有时候真的就在身边,只是被虚假的外壳遮迷惑了你的双眼,误以为所有有用的事离自己都很遥远。
所以,不要不在意你身边的那些小细节,很多时候你看着没用的东西往往都是有用的,它们会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出现,从而使你得以提升发展。
存在即是合理,又怎么会无用呢?只不过看你我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
PS: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写作训练营 预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