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
运营与招商
说了这么久的产业园“运营与服务”,竟然是错的!
近两年,中国的产业园区都在卖力吆喝自家的“运营与服务”。
从法律、融资、行政、孵化到人才、班车、餐饮等等,更有甚者提出园区百项服务的“招牌”,着实煞费苦心。
园区开发商为什么要这么做?真的是要做好入园企业的好公仆吗?
如果从这几年开发商在大小论坛现场的公开讲演里,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开发商转型运营服务商的决心之大,再从项目销售小姐温柔的推介词里,我们更能感受到园区运营服务普及的范围之广。
然而,你别忘记了,开发商都是逐利的。
十年前,很少会有园区打出运营服务的招牌,不是那时的企业不需要,而是那时的园区开发商不需要。
第一,实体经济蓬勃向上发展对工业厂房和综合办公产品有需要,销售压力不大。
第二,住宅地产的黄金十年,工业与住宅捆绑拿地的方式,单靠卖住宅就可以让开发商赚的彭满钵满。
第三,拿地价格之低和土地溢价之大,疯狂跑马圈地后,即使园区烂尾,开发商心里也是踏实的。
现在的大多开发商大力倡导运营和服务,原因只有一个,卖房子!
从大环境来看,随着实体经济逐步下滑,越来越多的企业缩小规模或是面临倒闭,导致市场对生产办公物业的需求下降,这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会变得更为明显。
同时,新的土地政策禁止捆绑联合拿地,加之住宅市场黄金十年一去不复返,使得以产业之名行住宅之实的开发模式在中国走不下去了。
再者,产业基础较好地区的拿地成本越来越高,土地溢价不再如前几年那么让人垂涎三尺;最后,政策环境变了,国家出台了集约节约用地相关政策,以及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等,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园区必须运转起来。
但是,开发商的算盘打错了!
从根本上来说,是思路的错误。
仍然以开发商的思路在操作产业园,说了这么久的运营和服务,最终目的却还是销售数量,开发商每天人前说运营,人后紧抓业绩,整个团队并不是一个有运营意识的团队,更忽略了运营是从客户需求本身出发的。
至关重要的一点,通常的运营服务是建立在企业有选址需求基础之上的。
如今,企业都不选址了,你提供的运营服务又有什么意义呢?
首当其冲仍然是实体经济下行,企业购买物业的能力下降;其次,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企业投资主体轻重资产配比发生变化;再次,租售比,以及投资回报率的变化,当下中国,已经是租赁市场的时代了。
问题的根结在于,大家现在是主观思维的运营,是在项目不好卖且不好租的环境下迫不得已提出的“运营服务”。
而事实上,运营是从内部管控开始的,运营的是组织架构要按照运营体系来做,园区刚开始定位就要运营企业,运营园区,用运营去推动招商。
那么,新环境下,产业园运营模式正确打开方式如何,会在下一期的“老曹说园”中详细道来。也欢迎各位关注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的朋友通过后台交流,老曹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回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