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朋友向我提出孩子分离焦虑特别严重,该怎么办?因为最近一直没有时间解答,所以趁有空写下来,以供更多的父母来参考。
其实孩子的分离焦虑是儿童对周围亲人的依恋发展中非常普遍的一种行为表现。那我们先来普及一下,什么是分离焦虑?
我们都来回顾一下自己的孩子的发展过程,刚出生的头三个月,感觉这个时候的宝宝什么都是“懵懵懂懂”的,不会对任何人产生依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认生”,这时候,妈妈带孩子比较轻松,感觉谁都能抱一下,妈妈能适当的得到休息。
而在宝宝四到七个月之间,孩子逐渐熟悉她的固定抚养人,记得依依在四个多月时,一次外公抱着她在客厅玩,这时她并不认生,但是,对于我在客厅来来回回地走动,她的眼神始终盯着我走动的方向。这时候,外公说:“你看,这么小,她就已经认识谁是她的妈妈了!”对,这时候的宝宝虽然对于妈妈的离开没有表现得很痛苦,但是,她的内心已经与前三个月的“懵懵懂懂”不同了,开始知道妈妈是她的固定抚养人,对妈妈产生一定的依恋关系,并且这种依恋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强烈。
在依依刚满四个月时,我们刚好从北京回武汉,依依与爸爸时隔快两个月没见,到家后,依依对爸爸表现出明显的“不在乎”,而在这之后两个月,除了与爸爸长期接触没有明显抗拒外,对陌生人明显很排斥了,亲友想抱她,基本上都是在哭闹中进行的。
当依依满半岁时,已经非常认生了,对于陌生的环境,一定都要我陪伴才愿意,对于家里出现了陌生的面孔,也表现出一些不适应的反应。所以,这个时候,很多长辈就开始热心地教我一些应对的“良方”了:
“你不能总抱她,要让她自己玩!”
“她哭的时候不要抱她,就让她哭,哭一下就不哭了,小孩子都是这样的,越抱以后越要你!”
“没事就把她丢给别人,你该干嘛就干嘛去,最好躲着,别让她看见你,这样她就不哭了。”
“孩子一哭你就抱,这孩子以后这么认生,还怎么跟别人玩,以后长大了不晓得几上不了台面!”
“你怎么养了个这么不出众的孩子?看别人谁谁家的孩子,谁都要,谁都可以抱,她妈妈随便玩,这孩子以后长大了也吃得开!”
非常感谢这些长辈的经验之谈,目的是想让我更轻松,我知道你们所说的这种方法,是“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声免疫法、完整睡眠训练法,这些方法的确可以训练出一个极少哭闹、让妈妈省心省力的乖婴儿。只是,发表这些观点的人,并没有告诉你故事背后惊人的真相。很庆幸自己在怀孕之前考取了心理学相关资质,所以对这种“哭声免疫法”有所了解,否则,我也一直对此深信不疑!
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童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母婴关系则是重中之重,决定孩子最基本的安全感和存在感。生命的底色是幸福或者不幸,3岁之前便已奠定。做为心理医生,大量个案是母婴关系失败造成的人格破碎,其痛苦难以言表,非常艰难而长期的自我成长才能修复。
那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哭声免疫法”,以及它的历史渊源是怎样的?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行为主义创始人约翰·华生。
现在国内网上疯传的哭声免疫训练法、延迟满足训练法,婴儿独立完整睡眠训练法,其核心思想皆源自此。行为主义者的理想国就是一个彻底程序化了、光秃秃的,没有情感的世界——人不是神圣的精神存在,而是机器,环境怎么塑造和训练,就输出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来看看这位“大师”本人的家庭被训练得如何:
1928年约翰·华生出版了《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一书。在这部书中,他倡导了一种行为矫正式的儿童养育体系,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塑造和矫正。华生认为对待儿童要尊重,但是要超脱情感因素,以免养成依赖父母的恶习。这本书改变了美国儿童的养育实践,整整一代儿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都是在这种风格的教养实践中长大的。
他的儿子们对华生的描述是这样的“没有同情心和情绪上无法沟通的。他不自觉地剥夺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种感情基础。”
约翰·华生在学术圈名声大噪之时,他痛苦的大儿子雷纳却背叛了行为主义而学了精神分析,成了精神分析家。也许是童年匮乏情感的创伤太严重,精神分析也未能拯救雷纳。雷纳曾多次自杀,后在三十多岁时自杀身亡。
其前妻的二个孩子也一直生活不好,女儿多次自杀,儿子一直流浪,靠华生的施舍才能生活。
倡导并践行"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的华生家族,悲剧同样在第三代延续:华生的外孙女 Mariette 记忆中,妈妈 Mary 沉默易怒,秘密酗酒,并曾经多次试图自杀。Mariette 自己也是酒精成瘾者,并多次考虑自杀。
悲剧的种子其实早在华生童年已经种下。华生的父亲脾气暴躁,抛妻弃子,华生受同学欺辱,并因暴力行为而两次被捕。童年对爱的绝望,让约翰·华生倾一生之力,打造了一个"没有情感的程序化帝国"。
哭声免疫法因为见效快,让妈妈省心省力,曾在美国风靡一时。被哭声免疫法修整长大的孩子,后来轻则睡眠障碍,重则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付出一代美国儿童的幸福代价后,此方法终于被欧美深深反思和摒弃,约翰·华生也曾被评为美国人最讨厌的人之一。
如今,在欧美生过孩子的妈妈都会得到助产士和医生的“亲密育儿”的建议。亲密育儿,按需喂养,已经成为欧美国家最基本的共识。
所以,不管周遭发出怎样的声音,要我不管孩子的哭闹和需求,我都能客观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孩子需要我的时候,及时给予她母亲的爱与怀抱!
因为长期一个人带孩子,所以,对于孩子的需求我只能尽可能及时满足,在不能及时满足时,我也是做到“人未到,声先到”!那么,对于依依的需求,经常我回应的模式是“及时回应,延迟满足”!
当我听见她的呼喊时,我会回应她:“宝宝,妈妈听到了,妈妈来了!”然后,边结束手边的工作,边与她各种隔空对话,等来到她身边,轻松地抚摸她,安抚一会后再抱起来。如果这时候妈妈是比较紧张地抱起宝宝,那么也会给宝宝带来一种紧张的气氛,宝宝很有可能会把妈妈没能及时到与紧张进行条件反射,那么以后妈妈不能及时回应就会变得异常紧张。
所以,对哭声免疫法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并没有采取长辈们的建议,给他们讲这种方法可能带来成年后的各种隐患后他们也并不为然。那么,我选择了做“被讨厌的人”,坚持自己的原则。
从半岁到一岁多,依依非常依恋我,而我也时常会对她表达我的关爱之情,所以这大半年是痛苦而又甜蜜的时光,痛苦来自于力不从心,体力透支,而甜蜜来自于依依健康的心理发育。
所以,基于这种健康的回应,逐渐让我感受到了它带来的神奇之处:五个多月开始叫妈妈,因为我经常跟她说“吃奶奶”,六个多月会喊奶奶,七八个月喊爸爸,一岁多会喊所有的亲戚,一岁半会说一些简单的句子,昨天,开始向我提“为什么”。。。。。。要知道,问“为什么”标志着左脑开始发育,一般三岁左右左脑才会开始发育,而依依刚刚满两岁,这着实让我昨晚兴奋了很久!
那么分离焦虑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一般情况下,一岁到两岁之间,分离焦虑达到第一个顶峰,会很抗拒妈妈的离开,一旦发现妈妈要走,就会哭天喊地、鼻涕眼泪、撒泼打滚,使出浑身解数让妈妈别走。而依依在一岁多的时候确实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我都会尽量安抚她的情绪,不会不顾她的感受强硬离开。大致的做法是:要离开之前会告诉她离开的时间,回来的时间,离开前找她喜欢的事或玩具,以及接受的人来陪伴她,从短时间几分钟,慢慢地半小时、一小时、三小时、半天、整天这样过渡,并培养一个“过渡物品”代替妈妈的爱。
所以,近日我经常出去,依依已经习以为常,因为,她深信:“妈妈会回来的!”有时当面告别,有时也会在她不经意时离开,第一次当面告别我还记忆犹新:
一天午饭后,我告诉依依:“宝宝,一会妈妈要陪外婆去医院看病,你在家跟舅妈和外公玩,好不好?”
依依:“不好,妈妈陪我玩!”
我说:“你看,舅妈现在就要带你出去玩,有摇摇马,弹弹珠,还有好多好吃的!妈妈出去一会,晚上就回来了!”
依依拉着我往外边走边说:“妈妈(陪我)出去玩~”
我蹲下来说:“妈妈出去一下,会回来的!”
依依:“好吧!”于是,跟着舅妈正准备出门,突然想起什么了似的,跑回来拉着外婆的手,说:“家家,生病~,家家,生病~”
一会又来拉着我的手说:“妈妈,陪~”
以为她非要我陪她出去一起玩,正准备再次向她解释,突然发现她拉着我的手往外婆那里走,并说:“妈妈,陪,家家,生病~”
瞬间明白了宝宝突然转身回来的用意,感动一刹那,重复并完善她的句子:“妈妈陪家家去看病,家家生病了对吗?”
依依说:“对!”
“那宝宝下午跟舅妈出去玩好吗?”我问到,依依点点头,马上往门外跑,我提醒她:“你还没拜拜呢!”
依依回过头,对着外婆说:“家家,拜拜!”
“还有谁呀?”我问。依依马上说:“外公,拜拜!”“还有谁呢?”我继续问。思考了一会,宝宝说:“家家,拜拜!”
我仍然问她:“还有谁?”宝宝停顿得更久了,迟疑地看着我:“妈妈,拜拜!”
“拜拜,宝宝,妈妈晚上就回来!”我笑着回应她。
说完,她蹦蹦跳跳地跟着舅妈出去玩了。
这是她第一次正面接受我离开的事实,并亲自与我告别,我当时是有把握才这么做的,因为第一,外公和舅妈都是她喜欢的人;第二,她先出门,外面有好玩的;第三,她对我的短暂离开已经有过训练,并且过渡了很长时间;第四,她深信,妈妈会回来的!
说到“妈妈会回来的”这件事,昨晚与爸爸谈论的时候,他还说,怪不得,上次晚上听闻妈妈晚上不回来,依依不相信,晚上一直在床上念叨:“妈妈会回来的!”爸爸还与她争辩:“妈妈今晚不回来!”依依争辩道:“妈妈会回来的,我要等妈妈!”爸爸与依依争辩了几次,依依就哭了,边哭边说:“妈妈会回来的!”后来就边说边睡着了。我给爸爸分析过之后,爸爸才恍然大悟,我同时也惊叹依依与我一样,是会坚持自己信念的人!
有健康的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分离焦虑期才能更好地去引导,而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成人后具有高自尊,往往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并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分享感受到能力。关于这点,下次再详细给大家普及,如何与孩子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
分离焦虑与安全依恋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