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朱自清

作者: 湮灭凤舞 | 来源:发表于2020-04-24 07:48 被阅读0次

红莲说梦,绵雨空蒙,明镜照妆浓;断桥人语,寒水汩汩,卷帘海棠红。—题记

趁着天色还未断黑,执舟于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让这无限绵绵情思融入灯月交辉,笙歌彻夜中。

透过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雕镂颇细的窗格,远处的白墙黑瓦被照映得富丽堂皇,不禁能见往日的繁华。在黯淡的水波里,缕缕的明漪中,听着间歇的桨声,谁不能被陶醉入睡呢?

过了东关头,隐隐约约听见歌声,似浅吟低唱,又如微风与河水的密语,略些疑惑,但不时会被震撼着、牵惹者。不觉间,到了大中桥,深褐色的、赭红色的桥砖间滋生了杂草,显然是因它的历史悠久了。大中桥处,与桥内密密匝匝的树木、人家大相径庭。桥处更是如同荒江野渡的光景:轻描淡写的羞涩月光镶嵌在薄薄的夜色里,远处明灭的灯光映得楼阁如此飘渺,稀稀疏疏的树木郁郁葱葱,但树影婆娑,越看却越不真实。这里也应是秦淮河繁华的尽处吧。

倘若偶见歌妓,也便是勉强接下歌折,如果闲情逸致者,定是会听的。从那忧悒的双眸中,看得出她们的情思,袅娜的歌声会让你恍然大悟:原来之前的歌声是她们唱的。如此又一想来,你会递还歌折,只因在夜里听着歌妓一曲,不觉得有何不妥吗?

当她们的船幽幽地游向更深处时,余音袅袅地在耳际,令人倾听而向往。是啊!想不到在弩末的游踪里,还能领略到这样的清歌!

船夫转了弯,是回去的弯。

梦醒了,知道就要上岸了;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

倘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黯淡缠绵的,那么,梅雨潭便是翠绿轻盈的了。

坐于亭心,不必仰头就可看到深深的梅雨潭。梅雨潭不复是一条平滑的布,当白水与石罅撞击时,就会溅起飞花碎玉,晶莹而多芒,像一朵朵精致的白花。

梅雨潭闪闪的绿让我惊叹。绿潭就像一块饱满的翡翠,又像一张硕大的荷叶平铺着。浓浓的绿沉淀在潭底,颜色由下至上渐渐转清,望过去,多么奇异的绿啊!北京什刹海的杨柳,似乎太淡了;杭州虎跑寺旁的“绿壁”层层叠叠而充满了野气,又似乎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而这梅雨潭,该是如何比拟呢?

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又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我再读了朱自清,他笔下的秦淮河、梅雨潭、白水漈、给亡妇,充满了传奇色彩,倘若我再用些华丽的辞藻形容,就成了对他的亵渎了吧!

相关文章

  • 再读朱自清

    红莲说梦,绵雨空蒙,明镜照妆浓;断桥人语,寒水汩汩,卷帘海棠红。—题记 趁着天色还未断黑,执舟于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

  • 再读朱自清《背影》

    昨天跑步听到散文《背影》,心里酸酸的。回头又看了一遍原文,和年少的感受全不相同。 记得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正是初中,还...

  • 再读朱自清的《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

  • 再读朱自清的散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

  • 再读朱自清《背影》有感

    记得第一次接触朱自清这篇文章,还是在初中的课本上。 我印象中非常深刻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在课堂...

  • 再读朱自清的《匆匆》

    再读朱自清的散文,仿佛又回到青涩时光,从他的《背影》读懂了父爱的深沉;从《荷塘月色》里体会到渴望自由又无法超脱现实...

  • 再读朱自清先生《背影》有感

    记得我初中的语文课文中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那时只记得老师说这篇文章对于考试很重要,是重点课文中的...

  • 我的父亲

    再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父亲感怀 记得上初二时,我就从语文课本上读过朱自清的《背影》。但留下的记忆仅仅是语文老师余...

  • 父亲节快乐!

    今天,再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

  • 温暖人心的一顿饭

    触景生情,情由心生,之前一直都喜欢读朱自清的散文,但是在这个冬天里,再读朱自清的《冬天》,尤其是读到一家人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朱自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xx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