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七课

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七课

作者: f516917bccd1 | 来源:发表于2019-12-10 10:19 被阅读0次

    第七课 : 我所看到的只是過去的經驗

    第七課基本上是前六課的一個總結,它開門見山便在第一段逐字逐句地複述前面幾課的主旨。 到了第二段,耶穌再次簡述第三課第二段的要旨,重申「清除先入為主的過去之念」是何等重要。他也進一步為我們解說何以「一切不具任何意義」,而且「一切意義均是我們賦予的」……等等,只因我們所看到的一切純屬過去的經驗。可還記得罪咎懼與過去現在未來的等同關係?這是我們只會看到過去的原因所在。罪與分裂又是同一回事,因它證明了我是活在上主之外的獨立個體;一旦相信了這一謊言,必然身不由己地將它投射出去,過去就是這麼形成的。從此我只會在萬事萬物上頭看到過去的影子,只因我一心一意想要維繫自己的個體身分。耶穌繼續向我們解釋:

    (2) 舊有的時間觀念是很難改變的,因為你所相信的一切全都紮根於時間之中,而且它是靠你不去學這些新觀念才得以立足的。正因如此,你很需要一個新的時間觀。此處所介紹的第一個時間觀,其實並不像你乍聽之際那般怪異。

    我們之所以會心生不悅,只因我們已經把當前發生的事與過去的經驗連在一起,而且還混為一談。例如我一看到某一類人就會有某種反應:1. 這人若代表某種權威,我會一看就不順眼,而且覺得自己的反應合情合理;2. 那人若老跟我作對,我理所當然會厭惡他;3. 又如我不能不仇視某種膚色的人。其實,這種種的厭惡全都基於過去的經驗。當然,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會表現得如此露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不斷練習才可能學會所謂的「 總之,我想要在萬事萬物上頭看到過去,只因過去的經驗能讓我理直氣壯地說:「我存在!」為此,把過去當真的同時,也必然會把罪或分裂弄假成真,如此,方能確保我的存在。附帶一提,你可以看到耶穌在本段的後半段在玩時間的文字遊戲。〔譯註〕文字遊戲係指:所介紹的第一個(first)時間觀,其實並不像你乍聽(at first)之際那般怪異。 接下來的一段話又開始舉一些看起來十足具體的世間瑣物作為範例 :

    (3) 例如,你看到了一個杯子。你是看見一個杯子,還是僅僅重溫你過去吃早飯時口渴了,拿起杯子飲水,感到杯子邊緣觸到唇邊種種經驗?你對杯子的欣賞是否也基於過去的經驗?否則,你怎麼知道,你一鬆手,這杯子就會摔破?若非你過去學過這杯子的性能,否則你怎會知道?除了你過去學來的觀點以外,你對這杯子其實一無所知。那麼,你還敢說你真的看到它了嗎?

    是的,世間每一事每一物都是這麼一回事,我們其實什麼也沒看到 ,因為我們看到的全是已經不存在的過去。

    (4) 環顧一下四周。不論你看到什麼,真的都是這樣。只要你肯把今天的觀念一視同仁地套用在目光所及的事物上,你終會認清這一事實的。例如: 在這鉛筆上,我所看到的只是過去的經驗。 在這鞋子上,我所看到的只是過去的經驗。 在這隻手上,我所看到的只是過去的經驗。 在那身體上,我所看到的只是過去的經驗。 在那張臉上,我所看到的只是過去的經驗。

    請留意,耶穌要我們著眼的對象包括了有機與無機之物,箇中玄機頗有意思。我們日後還會回到這一點,現在,請容我再強調一次他教誨中這個至為重要的觀點——世界是「 描述你內心狀態的外在表相 」(T-21.in.1:5)。既然內在心境屬於幻覺,那麼外在現象也只可能是幻相;更何況「幻相沒有層次之分」,這表示我們在世上所能感知的一切,不論是有機或無機,在本質上毫無差異可言。它們既然同等虛幻,表示它們全是同一回事。毋庸贅言,這一說法與我們的經驗全然相悖,可以說,這段存心點醒我們,自己經驗到的世界何其虛妄。由這幾課,我們能看到耶穌如何不動聲色地潛移默化,透過這些弦外之音,為真理實相鋪路,直到我們能夠接納他的教誨,再引領我們超越過去,直抵上主(即真理實相)之境。 最後,他再次提醒我們「切莫自訂例外」,自以為是地將某些不重要的東西排除在外,這極可能是在遮掩自己暗地裡十分重視的東西,〈正文〉稱之為「 隱秘的罪咎、深埋的怨恨 」(T-31.VIII.9:2)。 (5) 你的目光不用刻意地逗留在任何一物上,但切記,也不要故意略過某些東西。目光迅速地掃過一物,便可移到下一物。一天練習三、四回,每一回大約一分鐘左右就夠了。 綜結而言,〈練習手冊〉最前面這幾課的中心要旨,就是教導我們不再對虛幻不實的知見世界抱持分別取捨的心態。這可說是化解小我分裂體系的基本功夫,再次反映出「 奇蹟沒有難易之分 」這一根本特質(T-1.I.1: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七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bw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