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十一课

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十一课

作者: f516917bccd1 | 来源:发表于2019-12-11 21:37 被阅读0次

    第十一课:我那无意义的念头,显示给我一个无意义的世界

    请注意,在本课里,耶稣把我们的想法和所知所见具体地串连了起来。我们周遭所见的一切之所以不具意义(第一课),只因约定俗成的知见全都出自一个毫无意义的念头,本课点出了其间的因果关系。

    (1-2)这是领我们进入「修正过程」的第一个关键性的观念,它彻底推翻且逆转了世俗的想法。表面上看起来,好似世界左右着你的所知所见。

    除了你的所知所见以外,我们还可以加上「你的感觉、想法、情绪,或你的问题……」等等。例如当我看到两个人吵架,他们确实是在吵架;或我感到很冷,是因为气温确实降到冰点。这些都属于世界的思维,也是我们每个人在世的体验。然而,如果前文说的是真的,这些感受全来自我们自己的念头,属于小我分裂梦境,表示这些念头先梦到冰点的温度,身体只是随之反应而已。如此一来,感官的资讯便能证明我们身外确实另有一个世界,而我们只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对世上发生的种种事件毫无作主的能力。这番解说当然不是要我们为自己的受冻而内疚,它只是要我们明白,感到寒冷表示我们已经认同身体,那么也势必认同了小我的分裂思想体系,而那套体系本身其实毫无意义。课文接着说:

    (1:3-5)今天介绍给你的观念则是:你的想法左右了你所看到的世界(同时左右了你经验到的世界)。欢欣地练习这一入门的观念吧!因它是你解脱的保证,也是引你进入宽恕的门槛。

    千万不要对这几句话掉以轻心。耶稣要我们信任他,按照他的解说开始练习这一入门观念。他言下之意是说,后面的练习还会逐步深入这一观念;此外,按部就班研读《正文》,便可以得其全貌。如此,才能真正学会宽恕之道。我们不妨反问自己,如果这个世界是真的,我怎么可能宽恕?如果那些人真的干了那档子事(不论对我造成什么影响),我怎么可能宽恕?除非我真正领悟出「那是我作的梦,是我把你拉入自己的梦里来」,我才可能宽恕你。这是宽恕的关键,也是《奇迹课程》对宽恕所下最重要的定义——宽恕弟兄并没有对你做出的事情(W-pII.二.1:1)。纵然那人很可能在肉体或心理层面对你造成很大的伤害,但在心灵层次,他什么也没做,因为他只是你心内的一个念头而已;而被他伤害的你,也只是你心内的一个念头。受害者与加害者根本就是同一个。不要忘了,在时空世界形成之前,心灵早已存在了,它是超乎时空的。前文也已解释过,时间和空间全是分裂心灵生出的罪咎惧所投射出来的形色世界。

    因此,这一课其实隐含了非常深奥的形上理论,只是耶稣没有明白点出而已。《正文》早已清楚交代,《练习手册》的目的仅是带领我们开始套用这些观念,开始意识到我们自以为的看见其实并非真正看见,我们看到的只是自己心内某个念头的投影,如此而已。我先前说过,那念头可说是居心叵测,它要确保我们的思想体系能战胜耶稣的思想体系,证明我们的看法才是正确的,耶稣全错了;而分裂世界的种种苦难,处处证明我们那一套思维真的没错。这才是我们打造出这种世界的真正原因。

    接下来,耶稣委婉地解说今天的练习方式:

    (2)今天的练习方式与先前几课稍有不同。开始时,闭起你的眼睛,先对自己缓缓复诵一遍今天的观念。然后张开眼睛环顾四周,或远或近,或上或下,不拘任何地方。在你练习运用的那一分钟内,只需不断地向自己复诵今天的观念,不慌不忙,从容而不勉强地进行。

    练习的一开始是先闭起眼睛,然后再张开眼睛,环顾一下四周。这种练习方式,再次重申了所想和所见毫无不同的道理,内心与外界全是同一回事。请注意,耶稣再度提醒我们要放松地练习,因为一有压力,不仅化解不了小我,还会助长小我的气焰。

    下面一段,可说是耶稣训练我们起心动念的程序:

    (3)若要让这练习发挥最大的效用,目光必须相当迅速地由一物移向另一物,不要再任何一物上逗留。然而,这句话却该说得不慌不忙,从从容容。尤其是你才刚开始学习这观念,练习时不妨随意一点。这是我们想要达到的平安轻松、自由自在的先决条件。练习结束时,闭起你的眼睛,再次向自己慢慢复诵一遍今天的观念。

    我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最后获胜的往往是懂得轻轻松松放慢脚步的一方。为此,耶稣有意调整我们的学习心态,解除小我喜欢挣扎奋斗、克服万难,尤其是「战胜自己」这类的习性。他在练习提示里用的尽是「不慌不忙、从从容容、随意、轻松、平安、自在、慢慢来」这类的字眼,可见他的训练方式是尽可能帮我们摆脱内心的压力与冲突。

    最后一段重述了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程序,而且继续温柔地鼓励我们:

    (4)今天的观念只需练习三次就足够了。你若感到些许不安,或毫无此感,想要多练习一下,可以增至五次。最好不要超过五次。

    练得越勤,未必是好事,至少在耶稣的思想体系里,大可无需如此。如果能练习五次,固然很好,否则三次也绰绰有余了。耶稣告诫我们,操练之时,不要过分精进,我们并非在为天堂积累点数。他要说的其实是,重质不重量,重要的是内涵,而非形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十一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wa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