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与骈文的区别

作者: 晓风知非 | 来源:发表于2023-04-18 16:27 被阅读0次

以前一直分不清何为骈文何为赋,以为骈文是古文中赋的别称,这次通过学习汉赋,也算搞清楚了赋和骈文的区别了。

赋和骈文分别是汉代与魏晋南北朝的经典文体。从创作与阅读的角度看,汉赋和骈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讲究才气学问,才疏学浅而能成为著名赋家、骈文家者,实在太少;知识水平一般的人,大都只能充当赋与骈文的读者。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骈文是与古文相对而言,这种文体,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是一种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骈文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在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骈文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的表达。它起源于两汉辞赋,产生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成为南北朝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体,它是崇尚浮华的帝王和贵族艺术趣味的反映,是形式主义文风盛行的产物。

由于骈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内容的表达往住受到束缚,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而南北朝时期,亦不乏内容深刻的作品,如庾信的《哀江南赋》,他一方面描写了自己身世之悲,一方面则谴责了梁朝君臣的昏庸,表达对故国怀念之情。唐以后。骈文的形式日趋完善,出现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骈文。直至清末,骈文仍十分流行。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十章第二节:“南北朝时期,骈文盛行。这种文体讲求对偶和声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词藻巧察蔽,意少词多,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和吴均的《与宋元思书》,是南朝骈体书札的双璧,两篇文章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清丽明净,具有超尘脱俗之气。

相关文章

  • 骈文

    今天读金庸先生解读《红线传》的一篇小文,先生判断这书应出自袁郊之手,并特别指出"唐人一般传奇都是用散文写的...

  • 2020-02-09

    《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

  • 《骈文浅论》

    ——孤陋书生 #(玫瑰) 稽乎骈文,远哉其脉。导源吐蘖,《周易》始闻。太极之偱俪,倍出仪象;乾坤之敷藻,独制《文言...

  • 关于"天赋"与“恩赐”的区别

    天赋与恩赐都是从神而来的。但天赋与恩赐是有区别的,天赋是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每一个人都是神所造的,神对每一个人都...

  • 《中国骈文概论》:古代骈文发展史及作品入门赏析

    平时很少看到讲骈文的文章和书。现在,多数人对骈文了解不多。提起骈文,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唐宋八大家在古文运动中反对和...

  • 第三课 后世散文发展

    第三课 后世散文发展 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

  • 文学课堂:古代散文与古代骈文

    散文和骈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两种相辅相成的文体。散文句式自由,不讲究对仗,而骈文在各方面的要求则比较严格。 骈文是在散...

  • 散文怎么教——《让孩子学会阅读》笔记三

    一、散文及散文的特点 1.广义上的散文。《辞海》说:“散文”,文学的一大样式。为区别于韵文、骈文,曾将中国古代凡不...

  • 骈文(游园)2

    风约湘裙,燕迷苏粉,流光滟潋,伊人香近。冉冉衣上流云,碧水惊舞烟痕。影绰婉姿,纤腰楚楚,婀娜娴静,微步无尘,眉黛凝...

  • 骈文游园(3)

    柔指纤纤,拈去海棠一片,悦来榆梅一朵,悄然同结心锁。嫣然眉弯,笑语低问蜂媒。赤骥衔缰,绿耳嘶辔,瑶池酿露倾杯;江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赋与骈文的区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dc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