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蛤蟆先生被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击垮”,痛苦又悲伤,担心的朋友们为它请了心理医生,从抵抗到顺从,最后主动配合,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蛤蟆先生重获新生。这是一本评价很高又畅销的心理咨询科普书,书中的观点像是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混合物,它以原生家庭为核心,展开了对“成熟”的热切讨论。
人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儿童、成人和父母状态。其中,儿童状态是指个体依赖于不同种类的初始情感,如开心、恐惧、愤怒等,利用熟悉的儿时策略应对情境变化;成人状态是指个体勇于踏出舒适区,理解并控制自身的认知与情绪,寻找并迎接一个个新的挑战;父母状态是指标榜个人价值观,努力控制并影响他人的选择与行为。很显然,作者赞扬的就是“成人状态”,长大后的环境与儿时已不再相同,以同样的策略应对变化,往往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但绝对好的东西没有理由不去选择,即使长期来看必定获益的习惯,短期内难以改变,也意味着旧有的生活方式存在合理之处。小孩子生来便处于父母的“掌控”之下,而且要评价两件事情:我过得怎么样?别人过得怎么样?由此通过二分法产生四个象限:我好,你也好;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也不好。处于竞争的社会中,对比无处不在,即使小孩子也不例外,所以最常见的就是中间两种状态。这种最初的评价方式会成为后来的思考倾向,有人习惯自我贬损和自我惩罚,有人又常常目空一切、盛气凌人,前者类似于儿童状态,后者则类似于父母状态。每个人身上都有这两种特点,它允许我们按照熟悉的“剧本”行事,而无需加以思考,进而让我们生活得轻松“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