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坐在别人的车里,听到他们抱怨前面车的司机不会开车,后来看见是一位女司机,他们会脱口而出:“原来是女司机,怪不得呢。” 又或者是“前面人怎么开的车,肯定是女司机。”
经常听大人说起:“一个女孩子家的,晚上那么晚回家,什么样子。”
“女孩儿学文科吧,学理科没有男孩子有优势,太吃亏了。”
“女孩就适合当老师,一个铁饭碗有什么不好。”
经常听爷爷奶奶那一辈人提起,谁家的女孩想继续上学,因为家里穷,就只供男孩上学。原因是“一个女孩子上学有什么用。”
诸如此类的言论,可能会让你感到很不舒服,但是这就是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呀。
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身处这样一个时代,这个时代,距离消除性别歧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结婚生子繁衍后代,而是为了看这个世界花怎么开,水怎么流,太阳如何升起,夕阳如何落下。”
“夫为妻纲”的年代早就已经过去了,那些都是古老的封建社会中代表性别刻板的言论。
在现代生活中,女生的能力并不见得比男生弱,但是我们只听过“全职妈妈”却没有听过“全职爸爸”。
因为那种根深蒂固的性别刻板印象让我们觉得做“全职爸爸”的人能力一定没有妈妈强,甚至会被当作是“吃软饭”,这应该也会经常成为街坊邻居茶余饭后的闲聊素材。
我们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性别,但是性别不是边界,偏见才是。
也许有的女孩喜欢穿裙子,喜欢安静,他们的关键词是温柔与美好;也许有的女孩子就喜欢剪短发,走冷酷路线,他们的关键词是独特与个性。
但是后者往往被人说成是“假小子,”但是她们又有什么错呢,她们只不过是对这个世界有着不同的见解与认识,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融入这个世界。
“口红一哥”李佳琦我们应该都不陌生,但是他曾经也深陷职业性别歧视的泥潭之中。
“一个男孩子在网上涂口红卖东西??”
造成这种职业性别歧视的也是刻板印象,它一直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

刻板的固有印象是在男孩女孩身上的一把无形枷锁。
但是我们在成为男人、女人之前,我们首先是一个“人”。我们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生活的权利。
女生可以柔中带刚,男生可以是刚柔并济的。
“柔软和坚硬从来都不是对立的,我们可以温柔,也可以勇敢;可以浪漫,也可以沉稳;可以哭泣,也可以坚强。”
性别不是标签,也不是能力划分的依据,我们不能被轻易定义和界定,要快乐做自己,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希望自己是个坚强的女孩子,坦然面对,勇敢体会,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希望你也是,我的女孩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