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经导读
佛经如何“化太岁”?(中)

佛经如何“化太岁”?(中)

作者: 大智度彼岸 | 来源:发表于2019-05-19 03:04 被阅读5次

其实,像《大集经·月藏分》这样的开示,在佛教经论中是极其罕见的,只在这一部和个别密法典籍中有类似说法,其他绝大多数经论则是另有所说。那就是,把祭拜星宿祈祷福报的行为列为外道。

比如未来佛弥勒菩萨所著的《瑜伽师地论》第六、第七卷中提到十六种外道异论,其中有一种“妄计吉祥论”者,指的就是世间人把日月星宿与人们吉凶祸福等事联系在一起,要求人们精勤供养日月星宿,以求平安顺遂。在这部分论文中,弥勒菩萨指称这种知见为外道异论,非如理说。详细的解说内容,也请大家自行查阅《瑜伽师地论》吧。

总之,站在佛教正法立场来看,祭祀星宿以求福报,是一种外道的论调,并不是佛法正见。佛法还是支持行善因得善果,作恶因得恶报的因果法则,并不认为日月星宿有能力主宰众生的命运祸福。所以,也不必为了求福而祭祀星辰。而且,对于佛弟子来说,这些行为都属于外道的做法了。

既然说祭拜星宿求福属于外道法,那已经皈依三宝的佛弟子们,再做这样的事——比如“化太岁”之类的,会不会导致破三皈依法呢?让我们再来看看《优婆塞戒经》净三归品怎么说的吧。

这品经文讲的是在家居士如何受持三归依法,以及破犯三归依法的种种表现。

比如说到:“受三归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以是因缘,失于三归。”也就是已经宣誓归依佛法僧三宝之后,因为愚痴而违背誓言,去接受奉行外道法,听信自在天魔的说教,就会失去佛教的三归依法,不能再算作佛教徒了。上面说了,所谓“化太岁”就是外道异论的变种,所以,佛教徒组织参与“化太岁”的活动,就可能破三归依法。
再比如,经文说:“若有造作种种杂业,为受乐故,修于善事,如市易法,其心不能怜愍众生,如是之人,不得三归。”也就是,有人为了贪求世间享乐而修善业,把佛法积功累德的修行弄成如同买卖交易一样,并不是出于利益众生的慈悲心。这样的心行就得不到三归依法的“戒体”。我们看到,现在有不少地方明码标价作佛事,甚至进行“化太岁”一类的外道法,借此招徕无知信众,聚敛钱财供己享用,这都属于上面说的“不得三归依”的范畴。

当然,有时候为了随顺众生,难免有一些行权方便的做法,这样算不算破三归依法呢?在这品经文中,也对此有说明:

“若人为护舍宅、身命,祠祀诸神,是人不名失归依法。”也就是为了自身和家宅平安,祭祀鬼神,不会失去三归依。但是,“若人至心,信其能救一切怖畏,礼拜外道,是人则失三归依法。”——如果用至诚依止的心,相信所祭祀礼拜的外道鬼神能够拯救众生究竟解脱一切苦恼恐怖,就失去三归依法。

这里重点就在于,祭祀礼拜外道鬼神时的心态。就像我们可以有病可以去看医生,但不能把医生当做万能的主宰者,不能指望医生解决我们一切的身心苦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经如何“化太岁”?(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qf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