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习让我们头脑中固有的思维开始改变,当我们将学习到的新方法兴致勃勃地用在孩子身上时,总是有很高的期许,希望一切如书里所愿一样欢喜而有效,但事实上现实生活总是给我们很多考验,没有养成习惯的新方法,运用起来也常常磕磕碰碰,效果也差强人意,也常常回到“从前”的模式做出让人后悔的事…
我们感到受挫,感到气馁,甚至怀疑,放弃…这也正是我们改变的必经之路,许多人经历和我们一样的过程。但要坚信,用对的方法,坚持进行,即使反反复复,最终是会调整到正确的方向上来的。
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遵循的基本原则:
1、愿意花时间倾听孩子的感受
2、说出自己的感受
3、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不责备自己和孩子的过失
书中的这段话,非常适合送给这个阶段的父母:
我们不必给自己套上“好妈妈”、“坏爸爸”、“溺爱型妈妈”、“权威型爸爸”的枷锁。我们都是普通人,仍然有成长的空间和改变的潜力。和孩子一起生活,不仅需要我们耗费精力和体力,更需要我们付出爱心、智慧和恒久的忍耐。即使我们不能做到这些,也不必苛求自己,正如我们不必苛求孩子一样。多给孩子一次机会,也给自己一次机会。
总结:坚持做正确的事,接纳过程的磕跘,期待美好的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