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维碰撞教育奇思妙想
在智能环境下人类凭何而存在?

在智能环境下人类凭何而存在?

作者: 四冶读史 | 来源:发表于2017-04-30 07:08 被阅读121次

    存在自有存在的价值,消亡自有消亡的道理,如果机器取代了人类所有的职能,那人类还有何存在价值?如果人类还存在,那人类赖何而存在?又有什么是机器不可取代的?

    毫无疑问,电脑加速了人类前进的步伐。当然,这里所说的电脑并非单指纯粹的电脑,而是指以电脑为核心而衍生出来的诸如机器人、智能设备、互联网等一系列产物。这些产物改变了人类的衣食住行、价值观、行为观及思维方式。电脑诞生至今,才短短几十年,而对人类的改变却超越了之前历史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对人类的改变,而这种速度还在增加。

    运动员加速是为了快速到达终点,那人类加速前进目的地在哪呢?换句话说,就是人类的终极状态是什么?

    不久前,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说,现在是机器和人工智能开始取代人类的时刻。这说的很对,可喜,也恐惧。可喜的是,机器可以分担很多人类的活;恐惧的是,人类的职能逐渐被机器所取代,人类将何去何从?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人类越来越多的职能逐渐被机器取代,过去包括翻译、司机、教师、公务员等许多被认为很稳定的工作,未来都可能被机器取代,而这个速度会比想象的更快。存在自有存在的价值,消亡自有消亡的道理,如果机器取代了人类所有的职能,那人类还有何存在价值?如果人类还存在,那人类赖何而存在?又有什么是机器不可取代的?

    唯独思维是不可取代的。

    人类的躯体和器官是可以被机器取代的,也会被机器取代,但人类的思维是无法被机器取代的。躯体和器官只是思维的载体及实现思维的工具,相反,躯体和器官被机器取代将会无限激发思维的潜力,使思维有一个质的飞越,进入一个相对的永恒。因为人类的躯体和器官实在是太脆弱了,承受不了攻击,活动范围有限,且会衰亡;而机器则不同,它能承受很强的攻击,活动范围可以无限扩大,且不会衰亡,坏了可以换,可以更新升级,不断替换。2013年很火的一部电影《环太平洋》,就是用人类的思维驱动庞大的机器去斗怪兽的,这个时候的巨型机器人俨然具有了人类的“灵魂”。

    那有人就会问,什么是思维?思维又是以什么形式存在于载体中?

    思维即是一种能量,以能量的形式存在于载体中。

    虽然,现在还没有技术从人体中分离这种能量,也没找到载体承载这种能量。随着人类越来越多的职能被机器所取代,而驾驭这些机器的终将是人类的思维,就像人类的躯体和器官,只是人类实现思维的工具而已。

    届时,人类的思维将突破地球,进入宇宙。

    再看看《复仇者联盟》里的超级英雄们,钢铁侠、美国队长、绿巨人等等,他们除了思维还有什么是现在所谓人类的东西了?他们变的只是承载思维的载体而已,而这些载体明显比人类的肉体强大百倍千倍,而未来,这些载体将会更加强大。

    甚至,我怀疑人类的思维一直就以能量的形式存在着,只是承载/体现这能量的载体在变,由...到猿猴,再到人类,再到机器,再到...最后只剩下能量了,更改的只是载体。当然,在这过程中,思维也在进化,也在强大。载体的更改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思维的进化。

    那什么才是终极载体呢?

    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没有载体才是最强大的载体。

    也许。

    最终,人类留下的只有思维或者能量了。

    到那时,还是不是人就要问哲学了。

    2015-04-2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深谷留风:《未来简史》认为,思维也是一种算法:sunglasses:
        四冶读史: @milkcolate 如果智能环境突破了人的思维,那么人只有两个结果:1.劣汰;2.进化;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就好比当年猿进化成现在的人,已是不同物种了。当然,思维是不是一种算法,还待验证。

      本文标题:在智能环境下人类凭何而存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it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