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絮语:在80、90年代的时候,人们之间习惯称呼是"师傅"或者"老师",这也体现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尊敬,人们也比较喜欢这样的称呼。而现在这种称呼已经很"土"了,特别是在东营区域,同事、朋友之间大都称呼"哥姐",叫者是那么亲切,听者是那么暖心。亲人般的称谓,将彼此间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即使再年长,如果听惯了"哥姐"的称呼,心态也会变得年轻。就是"局长,科长,团长,连长……与"哥姐"相比也逊色不少。这就是开放的山东,好客的山东,与时俱进的山东。年轻的山东,处处彰显"哥范儿"。】
![](https://img.haomeiwen.com/i6167143/09e6eba5449b60ca.jpg)
以前的山东人,
曾经是,
路见不平一声吼的霸气,
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气,
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勇气,
性格不拐弯抹角,
说话还直来直去,
形象里带着威风凛厉。
如今的山东人,
可不只这些特点。
同龄人的称谓就像亲戚,
见面就喊哥姐,
还有靓妹靓弟,
长辈就喊伯姨叔,
让人觉得暖心舒服。
原来称呼是什么?
同志师傅加老师。
现在呢?
哥姐妹弟加叔姨。
也许,
鲁国里不只有水浒里的一百单八将,
彪悍里蕴含着可爱纤细。
开放的山东人,
感化你又加了无数个音符。
同是五湖四海人,
亲如家人"和"相处。
暖暖的称呼贴心,
真诚的热情洋溢。
哥姐弟妹,
叔伯姑姨,
来山东做客,
包你开心满意。
这就是好客的山东人,
除了奔放热情,
还有温馨甜蜜。
好客的山东人,
向世界展开双臂!
![](https://img.haomeiwen.com/i6167143/964b82abe0cbc0c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