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格律学堂四十四课《潇湘神》

作者: 欧阳卉林ou | 来源:发表于2017-10-10 22:31 被阅读59次

主讲老师一一边义老师

竹韵格律学堂四十四课《潇湘神》

大家好,今晚继续有我为大家进行词律解析。

      4、潇湘神

[本调序语]

又名《潇湘曲》,原出于唐代湘水一带祭祀湘妃的祭神曲。唐代诗人刘禹锡最早依曲填词两首,因而得名。

据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载:“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词。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词以教巫祝。故武陵谿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由此可知,此词乃采集民间歌舞谣曲,依声而制。与此来源相近,歌辞亦相近者,还有《解红》《赤枣子》《桂殿秋》《章台柳》等调,附于此调下一并解说。

[选解提要]

民俗歌谣体入词,于句式平仄初无大限。后经文人词家之手,词格方日趋定式化。此讲中,将《潇湘神》与《解红》、《赤枣子》、《桂殿秋》、《章台柳》等句式相近之词调加以对照解说,鉴察各自特点。重点在于解析其七言律句中之常规变格方式,以避免出现过多“一字不易”的特殊定式。

[谱例]

斑竹枝,(平脚三字句)

斑竹枝,(与上句叠字叠韵)

泪痕点点寄相思。(七律一三不拘)

楚客欲听瑶瑟怨,(七律一三不拘)。

潇湘深夜月明时。(七律一三不拘)

——刘禹锡《潇湘神》(平韵格。单调小令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一叠韵)

[谱式]

平仄平,

平仄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句式解说]

第一、二句叠字叠韵,对偶。其余三个七言句之变格方式悉如七律,皆一、三不拘,其第五字通常不变,以免句尾呈现三连平或三连仄。

[标谱说明]

(1)、 以上标谱与《钦定词谱》不同,历来谱书标谱惯例,凡无可校之词,皆依原声。此调,唯有刘禹锡的另一首《潇湘神》可校,两者只有一声之别。即如,《钦定词谱》按语所言:“其第三句‘九疑云物至今秋’云字平声”。故其谱只标第三句第三字可平可仄,其余句式皆依原声,从而成为“一字不易”之准律句。这种标法,虽说有据可依,但未免失之刻板僵化。刘禹锡诗风受民俗歌谣影响较深,平易近人,与白居易诗风相近。此词为其采风所制,源于民谣,当更宽松。

余以此调钦谱所标虽然只有一字可变,并不意味其他各字皆不可变。从此调的三个七言句格式上看,全为标准七言律句。在诗律中,皆属第一、三支不拘平仄类型。故完全可以七言律句常规变格,只因填制者少,无可参校而已,若有人再写些同调的词,其第一、三字的平仄未必都是一样,既往谱书之标谱,唯一根据就是同调词互校法。无可校者,既视为不可变,这恰是“按词定谱”的局限性。

其实。在按乐曲填词时代,并没有对“非重点音位”上各字的平仄诸多限制。即如上边说讲《渔歌子》一调,顾夐在单调基础上又写了《双调渔歌子》。不仅其中两个七言句都减了一个字,变作“三三句式”还改用了“仄韵体”。但仍与单调《渔歌子》同属一调,并不妨碍演唱。在七言句中的第一、三字处于双音节的非重点音位,平仄声变化,当然也不会对演唱有太大影响。只要抓住此调中长短句并用之突出特征。即不失大体。

[附例]

刘禹锡《潇湘神》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君问二妃和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本调律析]

(1)、此词句式及用韵排序为

三,三,七,七,七。

主体由三个七言律句构成,与“失粘变体”七绝很相近,关键在于开头两个三字句,一举打破七言一统格局,使之与七绝体判然有别,这两个三字句采用叠句格式,如“斑竹枝,斑竹枝”,“湘水流,湘水流”。即叠句又叠韵。这是本调最突出特色。填写此调时,只要把这两个叠句写好。其余三个七言句之第一、三字无论用平用仄皆无伤大体。

(2)、余以为,这两个三字句,关键在于平声韵尾及叠字叠韵。设若是写“菜花香,稻花香”,则可为“仄平平,仄平平”。若写“赣水流,赣水流”则可为“这仄仄平,仄仄平”。仍不失民谣风味。

(3)、民谣七言绝句体入词,既有全句入词者也有将其中某句破作两个三字句。此调是把首句破住两个三字句。

与此类似的还有《解红》《赤枣子》《桂殿秋》《章台柳》等调。为便于理解和把握歌谣体入词之句式结构变化,我们将其一并录下加以比照解说。

附解一:解红(27字)

[谱例]

百戏罢,五音清,(三字句,不叠)

解红一曲新教成。(七律,古风尾)

两个瑶池小仙子,(七律,古风尾)

此时却夺柘枝名。(七律,一、三不拘)

——和凝《解红》(平韵格,单调小令,27字,五句三平韵)

附解一:解红(27字)

[谱例]

百戏罢,五音清,(三字句,不叠)

解红一曲新教成。(七律,古风尾)

两个瑶池小仙子,(七律,古风尾)

此时却夺柘枝名。(七律,一、三不拘)

——和凝《解红》(平韵格,单调小令,27字,五句三平韵)

[谱式]

仄仄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仄平。

中仄中平仄平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句式解说]

  起式两个三字句,重点在第二句平声尾入韵,其余三句平仄可根据所写内容随机而用。其实三句皆为七言律句变格方式,可一三不拘。但其第三、四两句以运用“古风式句尾”,“仄平仄,平仄平”为佳。

[标谱说明]

《钦谱》以和凝此词立谱,但谱中平仄皆依原型不变,其按语曰:“与《赤枣子》《捣练子》《桂殿秋》,诸词字句悉同,所辩在每句平仄之间,皆昔人音律所寓,填者宜悉遵之”。其又有按语曰:“《宋史乐志》:小儿舞队有《解红》。其曲失传。陈旸《乐书》,载和凝,乃唐词也,若鸣鹤余音。有《解红儿慢》,系元人所制,与此不同”。

《钦谱》引述上述资料,所作结论是:和凝词中,“每句平仄之间,皆昔人音律所寓,填者亦悉遵之”。即一字不易。可谓严格之极。余反复把读《钦谱》之论,难圆其说,其所做论断,又与所引资料相悖者有四:

即为“小儿舞队”童舞之曲,且言“词曲失传”。那么此词之平仄声,与《解红》原曲之契合点便难以考究,又怎知“皆昔人音律属寓”,岂非虚妄臆断之语,此其一。

《乐书》载言,和凝此词乃唐词,“若鸣鹤余音”,即曲高和寡、无人仿填之孤词绝唱。无可考校,当然对其词中或平或仄,可否变格,也难有准绳。既此,又何言“填者宜悉遵之”?此其二。

后来元代人所制》解红儿慢》,距宋代不远,当为尚能听到《解红》之曲,有所依而作者。而《钦谱》言,其作为与和凝之词“不同”,不同者何处?当然非指乐曲不同,因乐曲已失,显然是指词之平仄声变与和凝词所用平仄声之不同。由此可见,前人也并非“宜悉遵之”,此其三。

元代人依律填写此调,当较数百年后未见《解红》曲调之清人要确切的多。元人依谱而变,清人断言不可变。孰对孰错自明也。故《钦定词谱》断言和凝词中“每句平仄宜悉遵之”之语,则无所据矣。此其四

我以为根据《钦定词谱》所引资料,与其结论应当相反,元人之作既与和凝之作平仄声变有所不同,恰恰说明,和凝之词平仄声绝非一字不易。那么如何变异,我以为仿填之际与非重点音节,即按律理通融其平仄便可。

(2)、 无可校之词。言其“音律所寓”者可,言其“宜悉遵之”则不可。此词通篇五句二十七字。要后人仿填者二十七字悉遵原声、一字不易的填写,实际等于将其判处死刑,使之永远成为孤调、僵调、和死调。是若和凝再生,仍以原调再填新词,二十七字会一声不变吗?怕未必。七言律句入词其变格方法,毕竟有常规可鉴。此调之第三、四、五句皆七律,据其第一、三字大致即可按常规变格,故此调标谱与《钦谱》一声不易者有别。

(3)、 将《解红》与《潇湘神》相校,有一点相似,两点不同。两者的通篇结构大体相似皆五句二十七字。句式排序皆为337777。第三句和第五句皆为“平起平收式”押韵句。第四句皆为“仄起仄收式”无韵句。

两者不同处为:《潇湘神》起式二句为“三字叠”,即叠字又叠韵。而《解红》起式二句则未用叠字和叠韵。顾通篇较《潇湘神》少一韵。《潇湘神》中的三个七言句皆为常规律句,而《解红》中之第三,四句则袭用古风式结尾。如第三句“解红一曲新教成”,末三字为“平仄平”,第四句“两个瑶池小仙子”末三字为“仄平仄”,诗律中皆属“古风式句尾”之特殊变格。此为《解红》一调之重要特征,不可与《潇湘神》相混淆。

附例二:赤枣子(27字)

[谱例]

夜悄悄,烛荧荧,(三字句,不叠)

金炉香尽酒初醒。(七律,一、三不拘)

春睡起来回雪面,(七律,一、三不拘)

含羞不语倚云屏。(七律,一、三不拘)

——欧阳炯《赤枣子》(单调小令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谱式]

中仄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句式解说]

起式两个三字句,平仄声重点应在第三个字。因习用对偶,平仄声相互对仗为好。三个七言句变格方式可按七律常规,皆一、三不拘。

[标谱说明]

钦谱所标之平仄变格谱,于三、四两句七言第三字皆不可变,以其无可参校之故。实际上此两句皆不涉及孤平之忌,按七言变格常规方式可也。

[本调律析]

(1)、  此调大体与《解红》十分相近,句式及用韵排序亦为33777。第三句和第五句亦皆为平起平收式押运句。第四句为仄起仄收式无韵句。起式二句也不用叠字和叠韵,故通篇韵数与《解红》相同。

(2)、其与《解红》主要区别在于:《解红》第三四句末三字用“古风式句尾”。(“平仄平”,及“仄平仄”)。而《赤枣子》中全部七言句皆为常规句尾。(“平仄仄”,及“仄平平”)。

(3)、 《钦定词谱》在《解红》词下加按语音:“此与《赤枣子》、《捣练子》、《桂殿秋》诸词字句悉同”,“字句悉同”之语不够确切。因为用“古风式句尾”在诗律中也是重要变革,再词律中更属重要特色之一,定谱解律,应从大处着眼,不能只捡芝麻丢西瓜。

附解三:桂殿秋(27字)

[谱例]

秋色里,月明中,(三字句,不叠)

红旌翠节下蓬宫。(七律,一、三不拘)

潘桃已结瑶池露,(七律,一、三不拘)

桂子初开玉殿风。(七律,避孤平)

——向子諲《桂殿秋》(平韵格,单调小令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谱式]

平仄仄,仄中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仄仄平。

[句式解说]

第三、四、五句结尾七言律句格式。但变格方式有别,其第三、四句可按常规一三不拘。而第五句,需避孤平,第三字通常保持平声不变。其中第三句,犹有改用平起仄收式者。第四、五句浑如七言联,平仄声相互对仗,辞语习用对偶。

[标谱说明]

此调《钦定词谱》以向子諲词立谱。因有唐代李德裕词二首可校,故标有平仄变格,但其谱中,第三句七言标示为“中中平中中中平”。其原意为此句李德裕“桂殿夜凉吹玉笙”词,写作“仄仄仄平平仄仄”,为仄起平收式,并用“古风式句尾”。但《钦谱》将变式与本格混淆在一起,十分含糊,易生歧义,被误解为第12456只皆可不拘平仄,七字中有五字为变数,岂非混乱不堪。故凡遇类似情况,皆以正体词平仄为基础,标示变格,而将变格者在[句型提示]栏中另加提示。而其余第四、五句,《钦谱》因无可参校者,皆依原型不变,走了另个极端。其实皆可依律理断定,第四句一三不拘,第五句需避孤平,第三字应保持平声不变。

[本调律析]

(1)、 此与前调《赤枣子》之间,冷眼看,大体相近,句式排序即为33777。皆五句三平韵。第四句不押韵,但细加比较其句型间搭配关系,则差别较大,两相比较,可以看清《桂殿秋》第三、四句同为平起式,在诗律中称为“相粘”。而《赤枣子》第三、四句句间不相粘,前为平起,后为仄起。末句也不同,《桂殿秋》为仄起平收,《赤枣子》平起平收。

(2)、 将此三调相较,看到两点共性规律。凡七绝体入词,首句七言简直拆分为两个三字句格式者,两三字句皆第二句用韵,并习用对偶;其第四句皆不押韵,此与七绝之第三句不入韵机理相同。从中更能看出七绝体入词的渊源。

(3)、以上四调,虽然都是五句二十七字起句相似。只压平声韵,第四句皆不用韵。但却各有不同之处。攫其要点:《潇湘神》以起式二字叠句叠韵为特色。《解红》以第三、四句用古风式句尾为特征《桂殿秋》和《赤枣子》中间两个七言句有相粘不相粘之别。有这些重要区别,其三个七言句之一、三字,即便完全按常规变格,也不会混同。

附解四:章台柳(27字)

[谱例]

章台柳,章台柳,(三字句,叠字叠韵)

昨日青青今在否,(可用古风尾)

总是长条似旧垂,(避孤三必平)

也应攀折他人手。(七律,一三不拘)

——唐代韩翃《章台柳》(仄韵格,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钦定词谱》按:“唐韩翃制,以首句为调名。)

[谱式]

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中中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平中仄中平仄。

[句式解说]

虽同为单调小令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但前四调皆为平韵格,而此调压仄声韵脚,属仄韵格,其次两个三字叠句叠韵与刘禹锡《潇湘神》同一修辞方法。其余三个七言句皆为七言律句。但变格方式不同,末句按律一三不拘,而第三四句则要避孤平。其第三字通常保持平声不变。

[标谱说明]

《钦谱》对第五句标作“仄中平中中平仄”。其原意为此句有改用仄起平收式之古风尾句式“仄仄平平仄平仄”。本书以常格为主,变式者于[句行提示]栏加注说明之。第三句第一字可变平声,但第三字平声不能变,以避孤平。

[本调律析]

(1)、此调虽也是五句二十七字,但与上述各调之重大区别在于压仄声韵,属仄韵格。故第三五句皆为仄收式,而第四句无韵句则用平收式。这种用韵方式与诗中之仄韵七绝颇为相似。

(2)、此与前四调平韵格相较,其两个三字句叠句叠韵。更类似于《潇湘神》,保留了更多民谣风格。

时间关系,今晚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陪伴。晚安。
竹韵格律学堂四十四课《潇湘神》

相关文章

  • 竹韵格律学堂四十四课《潇湘神》

    主讲老师一一边义老师 大家好,今晚继续有我为大家进行词律解析。 4、潇湘神 [本调序语] 又名《潇湘曲》,...

  • 竹韵格律学堂七十四课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20种 1 .赋、比、兴 赋,指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例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

  • 竹韵格律学堂三十四课

    主讲老师一一一一边义老师 大家晚上好!!! 今天晚上我为大家讲解下 律诗的平仄 平仄是律诗中最基础的部...

  • 竹韵格律学堂四十课

    主讲老师一一一一边义老师 今晚讲写词的概要 写诗的时候,还要首先考虑的是选择用七律写还是用七绝或五绝来写,有...

  • 竹韵格律学堂 六十四课

    [三三]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 [三四]...

  • 竹韵格律学堂五十四课  醉太平

    主讲老师一一边义老师 大家晚上好,今晚继续由我为大家进行词律解析之《醉太平》。《醉太平》又名《醉思凡》、《四字令》...

  • 竹韵格律学堂  第四课

    欧阳整理 主讲老师:边义 各位诗友晚上好,上周我给大家讲了格律的基本格式。今晚给大家讲一下对仗。运用对仗,是律诗的...

  • 《竹韵格律学堂》第四十讲

    主讲老师——辽阳边义 2017.9.26 今晚因为嗓子不舒服,只能发...

  • 【竹韵格律学堂】早读

    《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作者:刘辰翁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少年袅袅天涯恨①,长结西湖烟柳。休回首,但...

  • 【竹韵格律学堂】早读

    点绛唇·感兴宋代:王禹偁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

网友评论

  • 福满多_f2e7:感谢欧阳老师,收藏了,慢慢学习。🌹🌹☕☕

本文标题:竹韵格律学堂四十四课《潇湘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zb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