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青瓷鼎
原始青瓷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它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系从印纹硬陶发展而来。
其制法是用瓷石制胎,器表施石灰釉,经1200℃高温焙烧而成。胎体烧结后呈灰白或褐色,器表有玻璃质釉层。胎体吸水率低,敲击时能发出清脆的声音。原始青瓷上的釉都呈青色,这是由于釉中含有氧化铁所致。
原始青瓷双系罐
但由于工艺上的局限,器物成型多采用泥条盘筑法,器物造型不甚规整,胎体厚薄不均,器表釉层不均匀,釉层较薄,釉色不稳定。它与陶器虽已有本质的区别,但在烧造工艺上与真正的瓷器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故称“原始青瓷”。
器型分为仿青铜礼器的造型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器皿两大类,有壶、罐、盒、盘、鼎等。原始青瓷的烧制为我国瓷器的发明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准备和技术基础。
原始青瓷豆
青釉是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
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
原始青瓷簋
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商 原始瓷青釉弦纹罐
高31.4cm,口径20cm,底径9.3cm
罐口外折,短颈,溜肩,肩以下内收,平底。肩与腹部的过度有明显的折角。口内外饰弦纹,其中肩部饰凸起弦纹及锯齿纹共10道。表面施青釉,釉层薄而不匀。
西周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罐
高13.1cm,口径8.4cm,底径8.3cm
罐敛口,折腹,束腰,圈足。肩两侧各置一横系。肩部刻划水波纹及弦纹。罐身施青釉。此罐的造型如同鱼篓,小口,大腹,以增其容积。这是西周早期原始青瓷器的造型特征。
战国 原始青瓷提梁盉
高17.7cm,口径7cm
盉直口,圆腹,下承以三兽形足,流为兽头状,壶体另一侧饰一卷曲短尾。提梁为弓形,顶部两端饰有锯齿形棱脊,肩、腹部饰以四道连续的水波纹。器物造型古朴端庄,釉色青中泛黄,施釉均匀,纹饰简洁明快,富有动感。
战国时期,原始瓷的制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其烧结性能和器表施釉等方面均有很大发展,此盉造型规整,釉色均匀,是原始瓷中的佼佼者。
战国 原始瓷青釉水波纹盖鼎
高19cm,口径19cm,足距17cm
鼎仿同时期青铜器造型,口沿下对称置双耳。直腹,平底,下承以外撇三足。器表施青釉,胎色灰白。鼎附圆形盖,盖顶中央置一小系,四周对称分布三个小纽。盖面施青釉,以三道弦纹为装饰带,其间刻划简单的水波纹。
战国 原始瓷刻竖条纹双系罐
高14cm,口径8.8cm,足径12.2cm
罐圆口,溜肩,圆腹,平底,肩部对称置双系,每个系均由两个互相粘连的桥形纽组成。胎色黄白,仅在肩部有极薄的黄釉,肩部以下刻一周竖条纹。
战国 原始瓷青釉鐎斗
高10.3cm,口径16cm,足距12.5cm
鐎(jiāo音交)斗仿青铜器造型,腹部置横柄一个,底下承以三足。腹上部饰弦纹2周,器内外施青釉。
鐎斗,又称“刁斗”,盛行于汉、晋。常与形状如钵、胎壁较厚、口沿置对称半环形双鼻的火盆共存,说明鐎斗被搁置于火盆上,盆中加放炭火即可用来温食,应是模仿“暖锅”而作。外出途中可作温食用具,军旅多用之。唐诗中有“行人刁斗风沙暗”句。
西汉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壶
高32.5cm,口径14.2cm,底径13.6cm
壶撇口,长颈,溜肩,肩部对称置双系,鼓腹,平底略内凹。通体施青釉。肩部以划花变形凤鸟纹装饰。颈、肩及腹部划有弦纹5道。
此壶造型敦厚古朴,纹饰简练,釉厚而色深,是典型的西汉原始青瓷向东汉成熟青瓷过渡期的器物。
西汉原始青瓷的胎体一般呈灰白色或深灰色。其釉层普遍较厚,色调偏深,多呈青绿或黄褐等色。装饰纹样则有弦纹、水波纹、云气纹等,壶、罐等器物上多置双系或铺首。
东汉 原始瓷双系罐
高22.5cm,口径10.4cm
罐敛口,平沿,上腹鼓出,下部斜收成平底。肩两侧安兽面纹套环双系,其上平贴卷曲状兽角,以贴、划花纹作装饰。上腹部凸起宽弦纹3道,将纹饰分为两层,上层为五、六头一体羽冠飞鸟4组,前后两面鸟纹之间划虎头纹,下层是三头一体羽冠飞鸟6组。罐体施青釉,腹下部无釉,呈红色。
此罐器型规整,刻划纹饰清晰,具有显著的时代特点。
(国家艺术档案.com/供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