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717626/32ad3cf08906b676.jpg)
走进河大门,就是河大人。
毫无疑问,在河大读完本科,留校任教至今的班主任刘老师,对河大有着极为深刻的感情。这所百年老校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陪他青春年华璀璨追梦,助他努力奋斗迎来荣耀,两者兴衰与共,荣辱一体。
适逢河南大学教育学科百年盛典,刘老师直接在他的朋友圈告白:我的百年河大,让我如何不爱她!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17626/07d2215223642c04.jpg)
研学河大,也是刘老师设计的颇为得意的课程。
此刻,他用饱蘸深情的话语,为我们细说“门堂楼房碑塔湖墙”这些河大“凝固的历史”背后的故事,大家紧紧地跟随着他,自觉地围拢着他。
可见,他讲述的故事,感染了每一位研修班的学员,我们也由此深入了解了这所百年老校的坎坷经历,加深了与河大的情感链接。
我想,这是为人师者最幸福的时刻吧!传道授业解惑,理念与情感的传承也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教育者需做扎实的一项功课。
书归正传,本段研学课程的主角是“门堂楼房碑塔湖墙”中的楼——7号博雅楼,好像每所大学都有几个名片一样的建筑。
刘老师问:“7号楼经常被称为美女楼,你们知道为什么嘛?”
美从何来?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有的细细观看,有的上网查阅资料。
据记载,7号博雅楼初建于1924年,在1925年建成后投入使用,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时的一座主体建筑,具有中西合璧的显著特点。
我猜,7号楼的美首先在建筑本身,绿树掩映中,叠檐飞阁,古朴典雅;蓝天白云下,雕梁画栋,大气磅礴。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17626/32f2afa6c63adcb7.jpeg)
站在它的面着,只见灰墙青瓦中不时流过红色线条,门廊屋顶下有木制透雕漏花挂落和雀替,轻巧通透,雅致明快,有一种中国传统建筑的意蕴在里面。
同时,因为西式风格的融入,比如以西方古典柱式装饰墙面、房顶的气塔结构等,在传统中显现了异域气息,且并不违和。整体感觉色彩明丽不失含蓄,典雅大方尽现别致,精巧中显露出设计者的细腻与考究。
忽地想起两人,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若他们看到河大的博雅楼,又会发出哪些感慨。
巧了,刘老师真的提到了两位建筑大家,据说,梁思成先生在楼前观看时赞道:“这才是真正的美女呀!“
哈哈,建筑之美,超越了长相之美,美女楼也因此有了一个还待考究的出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17626/850d5a59be2f04cc.jpeg)
看来,博雅楼被称为河大的"美女楼",但这并不是说博雅楼里美女如云、令人羡慕,而是因为这座楼本身所具有的让人无法拒绝的魅力。
百年风云,时光在她身上叠加的是迷人韵味,栉风沐雨也无损她的绝世风华。
现在的7号楼是历史文化学院所在地,真羡慕在这里读书的学生,抬头就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更迭,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历史的厚重。
参观结束,我们轻轻走过,不惊扰潜心研究的师生,不惊扰书架上寂静的古籍,不惊扰博雅楼内往日云烟凝成的故事。
在转弯处回头,穿过翠绿的枝叶,仿佛看到午后阳光正好,精雕细刻的高大木窗下,温柔出一片斑驳的光晕,那里面有梁思成、林徽因等大师谈笑的身影。
感谢刘老师设计的研学课程,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建筑之美,并沉浸其中。
今晚试图用笨拙的语言描述当时的感受,不及一二,心中只余感激!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17626/14da39f73ec07d88.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