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交往中有一个很常见的情景:
每到逢年过节以及各种纪念日,双方都要对彼此有所表示。至于怎么表示?是买礼物、写情书抑或请客吃饭,看个人。
因为你在做这些事情时,无关事情本身,只与对方有关。只要是为了对方,即使做的不好也没关系。
看到你的所做所为,对方明白你很在乎他,你是爱他的,心里有他。对方会感到安心,很有安全感,觉得你这个人靠的住。反之,亦然。
虽然这种“依靠某种特定模式来确定相互关系”的思维方式并不够客观理性,但由于大家都这么做,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双方都是自愿且善意的。所以人们认为这是正常的、理所应当的现象。即使去掉自愿和善意的前提,顶多被人说这比较“作”罢了。
但问题在于:一旦这种思维方式脱离恋爱场景进入其他领域,那就让人比较头疼了。
比如说,一个企业里的领导,他用这样的思维模式来管理企业。
一天,他看着手下的员工,心想:这帮家伙长的都挺人模人样的,但谁知道他们心里想的啥?想想心里就很慌,我得试试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