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一个故事,一场比赛……能让我们牢记不忘,过目不忘的地方,一定是细节,一定是某个突出的细小的特征。
因此,关注了细,扩大了细,写实了细,实际上就是关照了整体,就是突出了主题,就是抓住了触动人心的关键点。试想一下,如果《前夜》不讲阻断球的故事,那么就只剩下反复试验电动升旗装置,故事就显得平铺直叙,不足以扣人心弦。《相遇》中如果没有高远看书丶买过季西瓜的细节,那么人物的形象怎么会丰满呢?如果《护航》中不刻画吕潇然上离心舱训练的细节,那么她被领导看中“备飞”位置上最佳人选的才干从何而来?
我们之所以记住了这部影片的内容,是因为导演挑选了好素材,在好素材里放大了动人的细节。导演更是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最喜爱的生活里做文章:张一白擅长爱情故事,徐峥喜爱、熟悉上海市井生活,陈凯歌善演绎文学情怀。作家毕飞宇说过:“如果你想要一个东西有意思,只需久久的凝视着它。”凝视的过程实际上是聚焦的过程,是审阅思考的过程,是提炼的过程,是精耕细作的过程。
在1949年国庆大典汪洋的材料中,导演凝视了升国旗这个点,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海量史料里,导演凝视了无名科研员遭核辐射这个点。所以先要占有“汪洋”和“海量”才能挑选。否则凝视和挑选无从操作,我们要做知识积累的高手。因此,能打造动人细节的巧手,一定首先是一个擅长积累,拥有海量素材的饱览博学之士。
由此可知,打造细节的功夫,又回到了积累上,回到了课外阅读和细心体验的生活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