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深刻而有趣•你所忽视的《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之外的精髓!

深刻而有趣•你所忽视的《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之外的精髓!

作者: 三立十八戒 | 来源:发表于2018-12-03 16:25 被阅读0次

    中学语文有篇课文叫《曹刿论战》,大家应该都有所印象。当然,也可能有人已经将它忘却,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渊博最是高中时”,不过没关系,下面的文字会勾起你尘封的记忆,而当你再次以迥异中学生的眼光和阅历重读此文,你应该会有一些深刻而有趣的体悟。

    深刻而有趣•你所忽视的《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之外的精髓!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左传》也叫《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期左丘明为《春秋》所作的注解,但也有学者质疑其作者可能另有其人,或者并非一时一人所作,具体如何,都不影响我们学习其文章精华。

    说回《曹刿论战》,文章背景是鲁庒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春,齐国攻打鲁国,两国将展开一场著名战役——长勺之战。之所以著名,是因为长勺之战是实实在在的以弱胜强,要知道当时齐国是齐桓公当家,而齐桓公姜小白(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是公认的春秋五霸之首,也就是说齐国当时国力第一,比后来统一中国的秦国底子更厚实,实力更强大。而鲁国呢?五霸之后不知道排到哪里去了,齐国来攻,披甲之士30万,而鲁国可用兵力大概3万……所以鲁庄公当时决定应战是很硬气的,不愧是山东爷们!但就算鲁国应战,齐国上下是完全不把他看在眼里的,轻敌轻得理直气壮,这也是后来失败的重要原因。

    深刻而有趣•你所忽视的《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之外的精髓!

    我们先看高潮,故事主人公曹刿受庒公看重,一同指挥作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这就是整个作战的过程。大意是,齐国初攻,鲁庒公准备下令进攻,曹刿说:你不急。然后等齐国军队三鼓之后,曹刿说:就是现在,打他丫的。然后,齐国果然就败了。在庒公准备下令追击的时候,曹刿又很谨慎地下车查看了敌军车辙。事后,鲁庄公向曹刿求解释,曹刿是这么说的: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看到这里,知道的会心一笑,忘了的恍然大悟,没错,就是“一鼓作气”的出处。真实的大战役当然不会这么简单,但齐国轻敌,鲁国起初避而不战,导致齐大军后勤压力巨大,轻敌之心更甚而军队士气跌底,这与曹刿的论述是相通的,齐国败的不冤。

    再观全文,“一鼓作气”固然精彩,也最广为人知,但细读之下,文章前奏也颇值得品味。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这是乡人对准备入宫间王的曹刿说的,意思是“这种军国大事自然有官大夫们操心,你去参合什么?”,简单一句话可以看出老百姓对国家政事的冷漠,对关乎国家存亡的灭国之战尚且如此,可见当时为政者与老百姓的梳理。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这是曹刿的回答,现在读来觉得说得实在帅气,意外之意显然是“那些官大夫都是目光短浅之辈,还是得我去出谋划策”。看到这里,有没有想到你身边那些尸位素餐或者外行指挥内行的“肉食者”,有的话,自觉点赞~另外,我们有时候也应该有点曹刿这种“我牛逼,我自信”的气质。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这句话是曹刿认为鲁国可以凭此一战的根本。为何?推恩官大夫的小恩小惠可以收买人心,普通百姓却不会因此为他死战;供奉神灵再殷勤也不能因此赢得战争;而只要对老百姓明察秋毫,公正裁决,就可以赢得民心,得了民心就有了一战的底气。这是近三千年前的的思想,史学家借曹刿的口说出来,时至今日,民心民意同样重要,所谓“意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乐民”。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读一遍有一遍的感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刻而有趣•你所忽视的《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之外的精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be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