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举答客问12:再谈落实马克思主义对社科教研的指导
王万举,著名学者、一级作家,“文化创意学”系列学科创立人(以下简称:王)
郝小学,全国新媒体联盟主席(以下简称:郝)
郝:王先生,上次发了这个话题以后,反响不小,请你沿着可操作性这个方向再谈一谈。
王:好吧。打通文史哲很重要。我在大学读本科时,遇到讲康德哲学,读康德时不知美学是何物便去请教老师,老师说,咱们是讲康德哲学的,对美学他本人也知之不多。后来才明白,不涉及美学,康德哲学是弄不明白的。现在这种情况更严重了。讲哲学的不懂美学、文学、历史,讲文学的不懂……讲历史的不懂……老师不懂,一个细胞也没有,怎么给学生讲?马克思主义至少包括政经、哲学、科社,这些不懂,怎么讲文学、历史?
郝:上次你说的“中断”是什么意思?
王:是打个比方。在一定时期内,把兴奋点转到非专业上去。例如,学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培植逻辑思维,这有个过程,需要一个生理和心理的生长过程,十八、九岁正是可以培植的时期。学一段,再回头学自己的专业。
郝:你创立了文化创意学,出版了五本专著,请谈谈马克思主义和社科创新的关系。
王:马克思主义开辟了继续前进的道路,包括硏究美学、政治经济学、科社、文学、社会学、伦理学……的道路。创新不能失本,没有马,我们会在黑暗中重新摸索。很多学者听到风就是雨,生吞活剥地套用外著,其所依托者,早被当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批倒了。这就是不读马的结果。
要认真学习我党的创新,学习新时代领袖的创新,例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思想,既有所本,又具有实践意义;既正确地解释了世界,又立足于改造世界。
郝:很多人跟我讲,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很难。你怎么看?
王:是很难。正因如此,才提倡,才大声疾呼。这是另一个话题,不妨也说几句。几十年前有一篇杂文曾引起我注意,它叫《也谈见马克思》,鼓励大家学马。该文说,很多人说死后去见马克思,请问:马精通好几种西文,但就是不懂汉语,你去见马,用什么语言交谈?再者,马是个大学者,你能和他谈什么话题?当然,不能要求搞社科研究的象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那样精通马,这就需要专家们搞出一些好的教科书来。
郝:依你看,谁的书好?
王:可以不谈吗?
郝:还是谈谈好。
王:好吧。我以为,陈先达、李泽厚、刘纲纪、王朝闻、肖前、于光远、苏星、赵家祥等人的著作不错。
关键是措施。我记得,最后一次参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讨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许多年没有这种活动了!这怎么行!有的人从马体系中拎出某个概念来营造一番,脱离马的体系而自诩是新的马研成果。这简直是肢解马克思主义!多年来,这样的“成果”太多了。
在此,我提出一个创造性转化的方法,叫“两对接继承法”或“两对接创新法”。即:读马时将其与当时的社会条件、具体所指相对接,将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与上一个“对接”之思维成果(即马的立场观点方法)相对接。须知,思想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从思想到思想的,不是这样一条单线。
郝:两个对接有新意。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