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热吃这种传统习惯,到底好不好呢?
从小到大,应该很多人都听过爸妈,或者家里的长辈说「饭趁热吃、汤趁热喝」,饮食这块,传统真的很喜欢趁热:刚出锅的,刚出炉的,特别新鲜,这才好吃,冷了就不好吃了。
虽然吃的时候确实很爽,但对身体的伤害也在悄悄发生。
丁香医生有篇文章,说得有道理,看完后真心建议,改掉「趁热吃」的饮食习惯。
口腔和食管的表面,是一层娇嫩的黏膜,食物的硬度、温度,都会对它造成伤害。
回忆一下,在一顿酣畅淋漓的火锅结束后,牙龈和上颚的麻木感,可能就是口腔在提醒你,吃得太烫了。
温度对口腔和食管黏膜的影响特别明显:
10 ℃~40 ℃ 最合适
50 ℃~60 ℃ 勉强能耐受
65 ℃ 以上会造成烫伤
有研究机构,就将 65 ℃ 以上的热饮列入了「2A 类致癌物」。
所以,长期食用过烫的食物,容易造成食管黏膜机械性损伤,如果一直反复刺激,可能导致黏膜上皮增生、间变,最后可能导致癌变。
虽然传统认为食宜暖,但暖亦不可太烫口,以热不灼唇,冷不冰齿为宜。
因此,最合适的食物温度是“不凉也不热”。中医主张“ 微温”, 这个温度是最合适的,即用嘴唇感觉有一点点温,也不烫嘴。
从今天开始,和家人一起慢慢改掉趁热吃的习惯,太烫的食物还是吹一吹、晾一晾,好吃又健康。
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趁热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