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个人收藏工具癖互联网科技
蕊.干货||从零开始做知识管理

蕊.干货||从零开始做知识管理

作者: 蕊蕊啊 | 来源:发表于2016-09-12 17:27 被阅读800次

我经常是这样的:

找!不!到!要!用!的!文件!

太!乱!了!

随手把下载下来的东西扔电脑桌面上,文件名都不改。几天桌面就满了,然而正经找哪个文件的时候又找不到,因为名字太乱了......

文件存的到处都是:办公电脑上,家用电脑上,笔记本电脑上,ipad上,记事本,U盘,移动硬盘。用的时候找不着,还有的重复保存,有的以为保存却已丢失,多次懊悔不已......

让我终于意识到要做知识管理缘于彭小六的那篇简书文章《别学东学西了,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吧》。醍醐灌顶,对啊,我学东学西,然而记住的又有多少,能用到的又有多少呢?为什么不把所有东西放一起呢?无论是在家,在单位,在手机,在IPAD都能随时查看呢?

然后,这几天,我花大力气就做了一件事:整理!对,还是整理,继整理完网页,建立命名规则重整文件夹后,接着整理散落各处的信息,整理,归类,存档。照片、视频、不常用的文件通通上传至百度云。微信收藏、QQ空间日志、随笔、简书等文字信息类通通上传至印象笔记。最后,只保留百度云和印象笔记,一个云空间,一个云笔记为知识保存区。电脑上能删的东西通通删掉。以后再有添加,一律以这两处为载体,尽量放弃纸质化记录,即使用纸,也要用印象笔记扫描文件存档。

所有图片、视频上传至百度云 所有文件及信息上传至印象笔记分类

知识管理第一步:明确信息源

所谓信息源,是指之前保存信息的载体。

首先,需要整理的信息有:图片、视频、文字、电影、音乐等。

其次,这些信息之前保存的载体有:U盘、电脑(办公、家用)、笔记本、硬盘、记事本、人人网、QQ空间等。

最后,明确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把所有信息源归档,上传至百度云及印象笔记。

我整理的时候,同时打开2台电脑,插上硬盘、U盘,打开各式网页,同步工作,这时候真像个挥斥方遒的将军,哈哈!

知识管理第二步:断舍离

在上传文件之前,要把之前的信息大致浏览一遍,运用文件命名规则(时间+内容+描述)使纷繁复杂的文件各就各位。

其次,把过时的、不需要的、重复的文件或图片删掉,确保留下的都是精简过的,且自己有印象的;

最后,上传过后不常用的就通通删掉。

我昨天用了8个小时的时间,清空了2个电脑,3个U盘,1个硬盘。所以知道这两天为什么不更文了吧?没时间啊。

整理照片费了些时间。这么多年,照片散落在QQ空间、人人网、电脑的各个角落。

先是下了人人网批量下载相册工具,把QQ空间和人人网的照片整体下载下来统一先放电脑上。

然后,把能合并的合并,能删的删掉。统一按命名规则把文件夹命名。

接下来,就等着上传了。传一个删一个。最后,电脑、U盘、硬盘整个都空空了。

哦,在电脑上传的空隙,我还跟日记本偷偷告了个别。写日记也十几年了吧,大大小小的日记本攒了近20本了。以后要逐步告别纸质化记录了,也是要告别沉溺在小我中了。日记本代表了我的过去,所以需要好好跟它告别,感谢它的陪伴。

知识管理第三步:上传、分类

所有文件在电脑上已整理好,就可以上传、分类了。

先说百度云。

百度云本身会按图片、文档、视频、音乐、其它等来分类。但最好自己还能有一套自己的分类规则,这套规则应该是在断舍离那一步就做好了的。

再说印象笔记。

印象笔记不是几句话能说得清的,我起码研究了三四天,才通皮毛,不过目前到也够用。

印象笔记的分类可分笔记本和标签两种。

笔记本怎样命名我一开始没想好,听了几节课程,又看了别人的分类,都太个人化,跟我好像不太搭。

最后自己找着诀窍,就是从整理微信收藏开始。

1.同时打开微信网页版和印象笔记网页版。浏览器下载好“印象笔记.剪藏”插件。印象笔记先建一个文件夹“我也没想好”。

2.手机打开微信“我的收藏”,长按其中一条信息,选“更多”,一次可以选30条,发送至“文件传输助手”。

3.微信网页版打开“文件传输助手”,挨个打开文章,用剪藏工具搜集到印象笔记,同时添加标签及笔记本。

4.根据文章的分类在印象笔记新建笔记本,再把文件从“我也没想好”移到相应的笔记本。

5.同类性质的笔记本加编号,建笔记本组。

最后,通过整理2015、2016年我的微信收藏,根据内容,我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印象笔记分类办法,如图:

知识管理第四步:随时查看+断舍离

将自己的所有信息整理到百度云和印象笔记之后,原来保存的不常用的文件能删就可以删了。以后不管在手机还是电脑上再想看到这些东西,只要有这两个帐号就可以了,非常方便。

但信息不是放在那就不管了,而是要不断翻看,随时将没用的东西断舍离。要把剩下来的东西真正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知识。

我的方法是用思维导图。把每篇文章看完之后列好导图插入文章正文前,这样每次打开前一看导图预览就大概知道文章内容。而且看导图的时间要比看正文的时间少很多。

如此,用一个百度云,一个印象笔记,一个思维导图,即实现了时间管理、知识管理,何乐而不为呢?

这么好,你不准备试试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蕊.干货||从零开始做知识管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vp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