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家风家规的传承(四)

家风家规的传承(四)

作者: 飞扬_7 | 来源:发表于2020-08-26 22:31 被阅读0次

今天接着说一说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朱柏庐首先从早晨说起“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接着是到晚上,“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再说到吃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又说到穿衣,“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说到做事,要“未雨而绸缪”,平常生活要节俭,器具整洁,饮食约而精。“勿营华屋,勿谋良田”。意思是,建房子的时候,不要过于华丽。经营田地的时候,也不要过分地贪图那些肥沃的土地。要低调、要不争。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这句话,我们一听就是一个贬义词。“三姑六婆”,一般是指社会上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那些不正派的女人。他们容易成为淫秽和盗窃的媒介。比如说,《水浒传》里面的人物王婆,就是著名的反派人物,她帮助西门庆、潘金莲牵线搭桥,最后惹来杀身之祸。所以说,这就告诉我们,不要跟社会上的不正经的女人过多的牵扯。

然后娶妻也尽量不要取那些特别妖艳的女子,这样的女人,在古人看来,他们往往容易造成家庭的不和睦。不过在当今社会另当别论。当时的社会之下也确实如此。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就是说,家里面的家仆,尽量不要找那些长相俊美的男子,容易造成家里的女眷想入非非。如果是女仆长得很美,那就不言自明,家里的男人就心旌摇动,这就是给自己埋雷。

同样地,在古代无论是妻还是妾,都不能过分妖艳,她过分打扮自己给谁看?若给男主人看,男主人过分的沉湎于闺房之中,会让事业、学业受到阻碍,因为沉迷于美色嘛!如果不是给自己的男主人看,给别人看,就更有问题。所以,中国古人总是讲究朴素。

接着往下看,“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我们有句话叫“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是指军事,“祀”是祭祀。

每年到了清明节,或者祖宗的忌日,我们都去虔诚地祭拜,叫“慎终追远”。古代中国人,一直流传下来的规矩,虽然祖宗已经离我们年代久远了,但祭祀他们的时候,心里仍旧要虔诚。

中国人最重视的就是祭祀,对祖宗要诚,对子孙要教子孙学经典,不是说子孙很愚蠢,说的是子孙虽然小,不谙世事,懂得不多,但是也要教他读经典,教他为人处事。

我们说读经典,有很多人说,孩子太小读不了。我们说今天的孩子在智力水平,在见识上,肯定比古人要聪明得多。古代的孩子都能学会,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学不会?我觉得不是学不了,恰恰是觉得学得太少。所以现在的有些孩子,没有规矩,在我的眼里,那些有教养有规矩的孩子,真的是让我感到叹为观止。有些孩子,在长辈们面前没大没小,目中无长辈,这些孩子实在令人摇头叹息!因此看一个人就看这个人的家教、家风,有好家教家风的家庭,生活也很平顺。

相关文章

  • 家风家规的传承(四)

    今天接着说一说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朱柏庐首先从早晨说起“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家风家规的传承(五)

    今天继续解读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生活一定要节俭、节约。反...

  • 家里最好的风水是家风和女人

    优良的家风需要传承,良好的家庭氛围需要营造,为了孩子更好的成才,要有好的家风、家训、家规,规范家庭成员的行...

  • 2018幸福家成都班A3组心得分享(四)

    1.陈利 家风家规离我们好似很近又很远。细想下来我们这一代对下一代在家风家规的传承中缺失了明确的告知。通过今天白老...

  • 庙上小学“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小结

    家风、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家规,是一个家庭或民族的传统风尚;家风、家训也是一个家族代代传承...

  • 《理财就是理生活》14-结束

    家族传承的六个方面 我解释道:“家族传承,概括起来可以有六个方面,即延续家风、制定家规、执行家教、治理家业、传承家...

  • 我的家风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的传承 ,需要有良好的家风精神。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我的爷爷用他言传身教的家风家训影响...

  • 传家风,育优才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里所指的家规也就是家庭传承中研习的一种规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家风,小到...

  • 好家风 代代传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训家风家家都有。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

  • 餐桌上看家风

    我家祖上并非名门望族,先人中没有达官贵人,也没有识文断字的祖辈将家规家风整理成文字装订成册,世代传承。可是家风并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风家规的传承(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cq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