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048647/de5bbb2d7900c71a.jpg)
在《曾文正公嘉言钞 · 书札》部分,我已读思过的条款中,有三个条款是谈到了“不黑不白、不痛不痒”问题的:
第11款(与刘孟容),是“宽厚论说、模棱气象”的“不黑不白、不痛不痒”的“世界”。曾公的对待是“轮困肝胆又与掀振一番”。
第13款(复龙翰臣),是“优容苟安,揄修袂而养妁步”的“不白不黑、不痛不痒”的风气。曾公处之则是“痛恨次骨”。
第14款(复黄子春),是“优容养望,软熟和同”的“不白不黑、不痛不痒”的气象。曾公这次是“思欲稍改牢不可破之习”。
在第13款(复龙翰臣)时,言为“二三十年来”,在第14款(复黄子春)时说为“三四十年来”,可见曾公由“痛恨次骨”到“思欲稍改”又经历了十年的“京络风尘”,且达到相当“主官”后才入手解决问题的。但遗憾的是,至此曾公都没有言论“不白不黑、不痛不痒”的成因,这就不能不让我们自己去做历史思维、深度思想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48647/1b67e57206c318db.jpg)
历史地看,坦诚地说,任何朝代都不会纵容“不黑不白、不痛不痒”之政治气象和吏治生态的,也都有吏治的典章制度,并有监察作为。但是,何以“不黑不白、不痛不痒”会成一气象世界呢?这该是一个十分关键的要害问题。
晚清历史我并不熟谙,但据今天的经历经验,可以断定的是官吏间纵横交错的政治经济利益关系而促成,特别是介于高位之下、基层之上的“中高层”,最易默契为“不黑不白、不痛不痒”的气象生态,这种情况,在今天的官场、职场均是不鲜见的。因而,谁执“黑白”——主持是非公道,谁感“痛痒”——深恶“麻木不仁”的“和同之象”,就至为关键和主导作用了。
家风在于一家之长。同理,一个组织机构的工作风气,则最在其“一把手”,尤其是其在管理团队中倡导怎样的思想作风、实干作风,以及与之配套的考核奖惩制度与措施。我个人的实践经验是,只要作为“一把手”者始终坚持讲正气、走正道、干正事,并持续不懈地强劲强力地推进“教育型管理”和“学习型组织建设”,那么,“不黑不白、不痛不痒”的“软熟和同之象”就会被坚决荡涤,正所谓“举什么旗帜,走怎样的道路”是决定性的。反之,如果“一把手”都做不到泾渭分明,总是“宽厚论说、模棱气象”,那么,“混水摸鱼”的就会成为气侯,“误人家国”就是必然的结果。
总之,“执黑白”确是一盘关键的棋局,“感痛痒”则关乎成事成败之大局。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48647/0909787f234430d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