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打开各种学习型公众号,看到的最多的标题是:
怎么做一个新年计划?
你到底会不会做新年计划?
让人纳闷的是:每年都有人教我们该怎么做新年计划,怎么每年我们都要重新学一遍呢?倒不是这些学习型大咖小咖们课上的不好,或者推文内容水。我发现呢,每次听完课,总有学员这么问:
老师,你平时都看什么书?
说实在的,人家老师看的书,不一定是你真正需要的。就好像有的学员还爱问:
老师,你一天跑几公里?你早饭吃什么?
听着会有点头大。人家跑10公里,你就能跟着跑了?人家吃薯条当早餐,你也想吃这种垃圾食品?唉,我们总觉得复制了人家的生活,就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说这么一串,不是为了拉仇恨,只是想引出这样一个观点:
制定新年计划(尤其是读书计划),一定要个人化!(而不要去问别人:你今年定了什么计划?)
我举个栗子,看到很多人的新年计划都写着:
今年要读100本书。
首先,计划本身很好。(要知道,每年能看10本书的人都不多,你读了100本吧,已经超过60%的人了。)我想说的是,你怎么才能超过80%的人?很简单,从问自己4个问题开始:
1)我为什么今年要读“这”100本书?
2)我为什么今年要“读”这100本书?
3)我为什么“今年”要读这100本书,而不是去年,大前年,或者明年去读?
4)“我”为什么要读这100本书,而不是大姑大舅表哥表妹要看?
我不是要玩文字游戏,每一句重点不同,你的思维方向完全不一样!各位花20分钟试试看回答这4个问题。
02 关于如何实现计划的4个问题好了,我会通过自我暴露的方式(别怕),来跟大家分享这4个问题的答案:
1)我为什么今年要读“这”100本书?
因为今年我的工作领域是:教学与课程研发;心理咨询。我的学习领域是:公众号运营;写作与创作;心理咨询;心理学与英语等跨学科的应用。因此我要读的“这”100本书,几乎每一本都和我的工作、学习领域有关系。
有一个前提:你要知道今年你的工作领域是什么。这不难吧?难的是,你要知道自己的学习领域是什么?
判断自己学习领域的标准就是:
1)有兴趣!(说实在的,做什么事儿,谈恋爱啊,找工作啊,我最先考虑的是兴趣)
2)有挑战!(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我们要学的东西,永远都是要靠努力掂起脚来够一够的东西)
3)有能力!(兴趣和能力结合的交叉点是你最需要学习的领域,别跟我说你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
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来判断你的学习领域:这个领域能让我跳出安全区吗?好,判断结束,你大概可以知道今年该从哪个领域入手去读书。下一个问题:
2)我为什么今年要“读”这50本书?
好, 特意提这个看似无厘头的问题,实在是因为:现如今,我们要和一本书发生关系的方式太多了。你可以用纸质书或者电子书的方式去读;可以用各类APP去听:听原文的,也可以听别人给你咀嚼好的精简版的(我偶尔会听这种人家吃好吐出来的东西,毕竟没啥营养);你还可以拆书,各地的拆书帮的事业也是如火如荼;甚至随着AR,VR的技术的发达,你可以在3D的世界里,和书中的主人公发生互动。
所以我想提问的是,这100本书,你想以什么方式来完成呢?为什么选择这种而不是另一种方式呢?
我还是再举栗子吧:
假如你手边的这本书的名字叫:《幸福的方法》,这是哈佛幸福课的主讲老师:Tal 的作品。我很喜欢这本书,在于它不但有观念的更新,还具有相当的实操性。譬如吧,翻到书的第151页,有这样一个练习:你需要通过一个完型练习,完成类似以下的句子:
妨碍我追求幸福的东西是........
之所以偏爱这类具有实操性的书是因为,一本书看完,我也完成了无数作业,效果好比上完一门课。对于《幸福的方法》这类书,我常用的方法是边读,边练习,顺带着还要像海绵一样去吸取相关的材料。比如,你可以顺带把哈佛幸福课给看完!比如,作者这本书其实是积极心理学的一本入门书,那么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的作品你又怎么能错过呢?
所以我的这句标题我为什么今年要“读”这50本书?其实应该翻译为:我将以什么方式完成这50本书?我给个方法清单:
1)听书。
适用人群:上下班路上时间比较久或开车时间长的朋友;
适用书籍:以提供信息为主要目的的书,最好不需要太多深入思考的,例如:《美国人为什么支持Trump》
2)传统读书。
适用人群:愿意把固定时间留给自己的人群(这种人多吗?不多。10个人中最多3个)以及学生族
适用书籍:值得反复咀嚼,常看常新,回味无穷的书,例如:《红楼梦》
3)实践书/互动书。
适用人群:愿意把固定时间留给自己的人群,愿意把知识、信息化为自身本领的人群
适用书籍:具有实操性的,例如刚才提到的《幸福的方法》
以上也只是大概列了一个清单。假设,每一天你花1个半小时读书,那么把百分比怎么分配给这几种读书方法呢?我个人倾向的比例是2-3-5,也就是,我只会花20%的时间在听书上,那么你呢?
03 有点累了吧,我们继续看
3)我为什么“今年”要读这50本书,而不是去年,或者大前年,或者明年去看?
回答这个问题,是在时间维度上探索自己。我的答案:
因为今年依然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还是知识能够带来最大收入的一年,也是3D打印的时代,是VR攻占各个领域的时代,是游戏化学习的时代。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怎么能不读一读相关的书呢?当然,这是我关注的领域,也不是你关注的领域,你要关注的,永远是和自己有关的东西。
你可能要问,那读什么呢?不妨去各大书店网店搜索一下吧。接下来的20本搞定了。最后一个问题:
4)“我”为什么要读这50本书,而不是你大姑大舅表哥表妹要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看书的人是你。不是别人,别去参考别人的书单。说真的,凡是看到标题是:奥巴马今年读什么?俞敏洪一年书单的文章。你就别看了!人家的书单,永远都是人家的。这个问题就好像:张艺谋的择偶条件是什么?那你也没法根据别人的择偶条件找对象啊。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考虑的是,这些书,到底怎么给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变化?
真相只有一个:唯有当你输出的时候,这些书才没有白读。举栗子:如果你是培训师,你该怎么把这些书用在自己的培训工作里?如果你是公众号运营者:你会以什么形式呈现这些书的精华?如果你是普通白领,怎么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时,发挥灵感,把书里的东西现学现卖?
只有当你考虑清楚这个问题:这些书,到底怎么给“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变化?后,你才能真的把读书变成一种创造财富,改善生活的方式;不然,读书干嘛呢?(可能偏激了,不过真正为了阅读的快感读书的,不会是多数人)
来,大家看看,问了自己这三个问题后?是不是有些豁然开朗了?所以啊,与其出点钱问老师:我该看什么书。不如试着去问自己以上的这4个问题。
这样,这个万年被使用,却很难实现的新年读书计划:读100本书,按照这4个问题,重新做了修正后,就变成了:
新的一年,我要读100本书。
这些书的内容需要涉及:公众号运营;写作与创作;心理咨询;发声练习与游戏化学习。
我的阅读方式是:其中20本,我会听书;30本,我会进行传统方式的阅读;其余50本,我会进行实操性的练习,并伴随主题阅读。
完成阅读后,我的输出方式是:运用在公众号里;并作为培训课程的素材;同时适当运用在咨询中。
总是谈自己,也怪无聊的,那么,我想和你做一个互动,请回答2个问题:
1)往年,你是怎么列自己的新年读书计划的?
2)看了本文后,你会试着去改一下自己的新年读书计划吗?(没事,不改我也不生气,么么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