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卸载不掉的一部分。
移动时代的我们喜欢用朋友圈随时随地拍美景、晒心情,隔着万水千山跟朋友互动分享。
但是在没有手机、相机、ipad等电子设备的年代里,人们也会被美景所折服,也会有感而发,那当然就得理发挽袖、铺纸研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流连忘返的景色画下来喽~
光画完还不行,不够尽兴,还有心情需要抒发,那就在画面空白处再提上一首诗。
恽寿平 《花卉册 之六》红苞金粉露凝寒,溱洧何年留所欢。
别有澹妆称国色,玉盘曾向月中看。
这种艺术形式有个学名叫“题画诗”,这“画”就是画的眼前景色,这“诗”主要是补“画外之意”。这种形式是不是跟我们现在发的朋友圈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再来看看“金陵八大家”之一的龚贤,是怎么记录景色、抒发心情的。
龚贤(1618年-1689年)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与清初著名诗书画家吕潜并称“天下二半”(龚贤,字半千;吕潜,号半隐)。工诗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
满山棘刺杂芳兰,兰自馨香隐棘攒。
棘刺作薪樵竞采,芳兰弃置耐新寒。
人家俱辟向阳门,左右图书对酒尊。
何必逃秦入深洞,桃花开处即仙源。
两峰中劈与天开,斧迹犹存长绿苔。
借问岩头老松树,当时曾见古皇来。
杈丫老树护山门,门外都无碑碣存。
正殿瓦崩钟入土,空余鹳鹤报黄昏。
月辉落石薄于霜,酒醒中宵冷透床。
呼起对山王子晋,吹笙共我绕长廊。
雨添新涨到柴门,有客来寻载酒尊。
童子钓鱼仍捕蟹,庖厨烟动正黄昏。
一江水满疑残月,十里沙横似断霞。
柳拂高楼藏艳女,何须定是石崇家。
洞里仙家启曙门,朱霞吐日又还吞。
我来桥上因晞发,瞥见摧颓逝水奔。
隐隐人家曲曲溪,溪鱼溪鸟泳还啼。
出来觅句乘微醉,故向溪边曳杖藜。
谁家二顷洛阳田,粳稻垂垂古路边。
季子飘零向何处?主人日直尚高眠。
满山新绿蕙兰香,山夹高楼似短廊。
读罢道书无个事,擎瓷尽日看湖光。
濯濯高原江水滨,不知古庙祀何神。
尊神在世何功德,想是前时诗酒人。
中年选胜辟高斋,对面峰峰要密排。
我自忘机共鸥鸟,何须长世是无怀。
定有人家在深处,来支草阁息游踪。
中宵坐对一壶酒,月照寒潭饮白龙。
昭明太子读书台,卷轴犹存待我来。
四面山光波万顷,召风门牖一时开。
钟敲古寺寺门扃,谷鸟争栖尚未宁。
正是大江天际白,挈尊人上夕阳亭。
群山夕岚,远浦归帆,江天暮雪,云卷云舒,这些都是古代文人墨客眼中的美景,心中的圣境。
龚贤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形成一个完整的、诗情画意的、意味悠长的画面,或表达感情,或谈论见地,或感叹意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