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近年来印度电影在中国真是大放异彩。
几乎引进的每一部片子,都属于“叫好又叫座”型。
不仅制作方赚的钵满盆满,大家也享受到了精神的愉悦。
而且,往往还会引发人们对相关问题的热议。
进而产生不小的社会影响。当然,这是电影艺术应有的殊荣。
今年4月4日在大陆上映的《起跑线》,便在此列。
影片讲述的,是一对来自印度中产阶级家庭的夫妇,拉吉和米塔。
他们为了女儿皮娅,能接受好的教育,而费劲周折的故事。
中国有句流传甚广的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放眼今天的全球来看,这句话也讲得没错。
以往,人们认识更多的,所谓起跑线,主要是指孩子接受的教育。
因此,大家无比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们通常会竭尽全力,让孩子尽可能得到最好的教育。
以便实现“读书改变命运”的人生目标。
然而,近几年人们普遍感知到的:
是教育等公共资源的稀缺;是阶层贫富差距的逐步固化;是寒门难出贵子的现实困境。
对的,穷人们越来越焦虑。
连教育这张参与社会竞争的入场券,竟然也越来越失去公平了。
正是如此惊人般相似的大环境,在某种程度上让影片有了与中国观众情感共鸣的坚实基础。
在剧中,孩子的教育问题首先是由女主提出的。
她认为,“我们不能让皮娅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
“在我们国家,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
简言之,必须要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才行。
于是,作为富商身份,但文化水平有限的他们,搬到了富人区的豪宅。
参加高级派对,花巨资接受入学面试的培训。
甚至改变衣着,让自己看起来像是真正的富人阶级。
可惜,经历了买学区房、排长队等一系列艰辛历程后,皮娅依然上不了学。
理由是,“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
实际上,是担心夫妇俩无法提供相配套的家庭教育。
换句话说,是原生家庭阻碍了皮娅进入好学校的路。
问题再明显不过了。
孩子能否接受好的教育,首先考验的,是父母的财力和文化素养,即家长的“出身”。
这种病态的精英教育的风向标,硬生生“剥夺”了穷人们本可以享受的教育资源。
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的拉吉夫妇,正在绝望之时,偶然得知:
每所学校,按政府的要求,都会预留25%的配额给贫困家庭的孩子。
剧情的转折来了。
为了孩子,父母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既然上次能“装”富人,这回也就能“当”穷人。
他们经过一番运作,办理好了相关的资料。
为避免在调查时露陷,拉吉夫妇第二次搬家,他们住进了贫民区。
屋里有老鼠乱窜,上厕所没有水冲马桶,挤着外挂的公交车赶去厂里上班。
从天上掉到了地下,随着主人公和穷人邻居们的不断接触,拉吉的内心也开始变化。
他看到邻居为了帮助自己凑够皮娅的学费,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撞车碰瓷,所体现出的真挚善良。
他更是亲耳听到,校长不把原本属于穷人的名额保留,是因为无法从中受益。
这样赤裸裸的腐败恶行,学校把教育当作一门生意来做。
以及丧失了公平后,只能把孩子送到师资条件极差的公立学校去的现实,深深地刺痛了拉吉。
他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的初心,他无法忍受自己良心上受到的谴责。
教育本来承担着人格塑造的重任,可现在从源头上就出了问题。
拉吉最终将孩子送进了公立学校,并尽其努力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
结局固然令人欣慰,但片中所折射的问题,却尤为令人扎心:
作为人生起跑线的教育,早已和阶层固化的事实深度地连接在了一起。
两者相互纠缠,远远地将广大的贫困人口抛在了食物链的后端。
如此棘手的悲剧现实,正在拷问着当下我们每一个人。
除去这条“严肃”讨论社会问题的主线,影片还为观众呈现了其他丰富的信息和元素。
拉吉对妻子自始至终的爱,是支撑他完成这趟精神之旅的重要动力。
社会贫富分化的顽疾所导致的问题,是现代文明必须要尝试解决的。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当今,人与人之间可贵的情谊,人性本有的善良,将越发变得稀缺。
《起跑线》用看似轻松娱乐的方式,严肃地探讨了一个敏感的现实问题,的确发人深省。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