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文责自负。
公元前660年,狄人攻破卫国,卫懿公被杀,卫人拥立戴公于漕邑。不久戴公亡,卫人立文公。齐桓公诸侯兵将迁都楚丘。故事至此展开:
11月,楚丘,清晨时分,太阳还没有露面,温度稍显寒冷,若有若无的星宿在灰蒙蒙的天空中发着微弱的光芒,天空不知什么时候飘来几滴雨丝,偶尔飘在脸上,凉飕飕的。
一大片空地前,两位器宇轩昂的贵人不知在小声说着什么,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此时,借着微弱的光线,稍许加以辨认,已然清晰可知谈话的是齐侯(文公)和他的心腹大臣鲍叔牙。
“孤知你就是想婉转地提醒孤,让孤放下管仲曾追杀孤的旧事,孤懂!”
鲍叔牙闻此一番话从齐侯口中说出,不禁正正衣衫,面向齐侯施以君臣之礼。钦佩道:
“齐侯英明!”
齐侯摆摆手,指着面前的空地上空说:
“孤知你擅星象占卜,这营室之星宿,已经到天空正当中了。昨日黄昏时分,营室之星出现在正南的天空之中,孤与你也亲眼所见,我们可以开始修建楚丘的宫庙了。”
鲍叔牙上前一步,应声答道:
“臣早已吩咐工匠在此地立有标杆,用以测度日影,修正方位。吩咐小官去各处选购的用以祭祀所需的榛木、栗木已就位,还有椅桐木和梓漆木,这些上好的木材假以时日成材后,都可以砍伐下来,制作品质上佳的琴瑟。”
齐侯闻鲍叔牙如此筹划有序,点头赞许,他们慢慢往空地深处走去。
齐侯想起什么,对着鲍叔牙说:
“孤那日梦回,登上已经成为废墟的漕邑(旧都城),似乎看见楚丘是这么的适合定居。再次看到楚丘和堂邑之地,驱车远行,大山高丘相间,从高处观察低洼地貌,很适合种植桑树,建造城池。”
鲍叔牙接着说下去:
“齐侯英明,臣记得当日臣占卜为吉兆,卜辞之说,臣已然了然于心'其吉,终焉允臧。'此乃大吉,天定助我卫国福泽天下。”
“哈哈哈哈”齐侯闻此,仰天大笑不止。
片刻之后,齐侯说:
“你看这么珍贵的雨,零零落落的飘洒下来,你去唤来驾车的小官,我们一同去农桑那里走走(视察)。”
稍后,一架马车载着卫侯等人奔驰在农田小道上。
不一会儿功夫,齐侯和鲍叔牙吩咐将马车停在种植桑田的天地边,天色也开始放晴。
不知是齐侯操劳过度,他的腿脚似乎少了些力气,刚刚跳下马车的步伐有些踉跄起来,他喊住准备上前搀扶自己的鲍叔牙说:
“无妨,孤近日忙于杂事,疏于强身健体之事了。”
鲍叔牙看着走在自己前面的齐侯,边跟上齐侯的步伐,边低头想着:
“齐侯不辞劳苦,连休息都顾不上,亲自前来劝说百姓要用心耕种好农田桑田,这真是用心良苦,朴实而又意义深远。
按照齐侯如此务实勤勉的作风,怎能不让人民钦佩?就算是将用于作战的七尺战马增加到三千匹,也是指日可待,离我卫国兵强马壮的日子不远了!”
“参拜齐侯!参见鲍叔公!”
有些早起出活的农夫看见站在自家农田上的贵人,以为是仙人从天而降,激动地大声奔跑着前来拜见。
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将落在田间绿叶上的毛毛细雨,映射出五彩斑斓的希望之色!
《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程俊英 蒋见元注:
这是一首歌颂赞美卫文公从漕邑到楚丘重建国家的诗。
这是一首记事诗,诗中对卫文公建城市、营宫室、劝农桑等事,一一缕举,细致而不累赘、着重而不滞涩,是这首诗的特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