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想法哲思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作者: 南子阳 | 来源:发表于2019-08-08 00:01 被阅读16次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直 译 :

道生一,(道产生一,);一生二,(一产生二,);二生三,(二产生三,);三生万物。(三产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都背负着阴面而拥抱着阳面,);冲气以为和。(阴阳之气相互对冲,所以构成调和的自然景象。);人之所恶,(人们所厌恶的,);唯孤﹑寡﹑不谷,(是孤家寡人和不得养,)而王公以为称。(而那些王公却以此来称呼自己。)故物或损之而益,(所以,万物或者受损之后而获益,)或益之而损。(或者获益之后而受损。);人之所教,(别人所教导的内容,);我亦教之。(我也用来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那些逞强的人不懂得死亡的过患,);吾将以为教父。(我将用大道的真理来成为世间的教化之父。)。

本章总结

本章为了加深人们对天地万物根源的了解,再一次强调了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所生。老子简述了先由万能的道体生出一颗活灵活现的心,再由这颗心生出二元对立、精彩纷呈的可拣选心境,然后由二种完全相对的思想生出六根、六尘和六识三种辅助道用的工具,最后由这三种业相演变出包罗万象的世间风情。

万物的性质是负阴而抱阳,万物的原理是冲气以为和。老子用负阴抱阳来说明,万物仅仅是阴阳两种仪态的组合体。而这两种仪态起初只是两种对立的观念,它们互相纠集,然后浑然成为一体,共同成事。如果拿掉阴阳当中的任何一个部分,物质世界就不能成立。也就是说,万物不可能单一存在,其本身也具有极强的双面作用。

冲气,指阴阳二气的互动。从阴阳二气对冲形成的调和结果来看,这就是天地之间,各种物质现象协助合作、生克制化的严谨规律。这也说明了物质的构成元素只是阴阳两种气态,在通过心力作用的情况下才化合成相。由此揭开了一个人们长久以来自编的弥天大谎,由此证明万物本来无相,因心动而幻化显相。又因为动态的妄心也不实有,因而进一步得出,一切物质现象全都虚而不实,妄而不真。

这样,从万物到三二一,再归于无形无象的道,这个完整的过程就不难理解了。无形的道又怎么能演变出有形的物?根结不在道和物,而在于心。心迷则妄生,心觉则真显。何去何从,能不能见到实相,全看德行的功夫,利用道来觉悟的程度。

人心如何觉?首要条件是要将心安住在最低贱的位置,将自己看小,小到没有自我就最好了。否则,人处在风口浪尖上,不可能不飘摇。飘摇者,命如悬丝,随时面临断线的危险。不管万物如何损益,也不管自然怎样循环,皆与谦下无妨,此处独静。走出生命这个迷魂阵的唯一出口,恰恰就在这里。

最后,老子充分肯定了自己的教法,无论世法还是超出世间的诸多之法,都倡导不可以用强梁的方式来为人处事,因为这样做最终不但得不到好的下场,违背道德真理,令人性扭曲变形,苦报将在所难免。

由此可以清楚的看出,天下教父,老子理应当仁不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wz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