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千里
作者公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
首发来源:潘幸知
01
若雨和我是视频咨询。
第一次打开摄像头的那个晚上,我只见到了灯光映在墙上的影子,沙发布上布满了碎花,像不小心洒落的墨迹。
足足过了两分钟,她才“飘”进摄像头,一头长发、一袭睡衣、半躺半倚在沙发一侧,和碎花纹融为一体,看到她煞白的脸,几乎错觉地以为,她就是个影子。
若雨的声音缓慢悠长,像转了几个弯才到我这儿,我下意识地把耳塞往深处摁了摁。
她说:“我就觉得很无聊,没意思。”
说完瞄了我一眼,我觉得有点冷,她大大的眼睛里没有任何东西,这是种很奇怪的感受,对,是空洞。
剩下的时间里,我慢慢听到了一种弥漫的厌倦和空虚。
工作十几年,日复一日无聊透顶,每个月除月底几天,剩下的就是办公室其余4个人家长里短,“我都懒得听”,若雨如是说。
让她最受不了的是婚姻。
她与老公是大学同学,“我幸福过好一阵子”,说这话时若雨没半点表情。
“七八年了吧,从我儿子出生,就感到婚姻像一潭死水,没任何波澜,没任何皱褶”,若雨是中文系高材生,说话依然带着文艺风。
“你是不是觉得婚姻很乏味?”我问。
“不是乏味,是厌倦,是一种弥漫的空虚”,她狠狠纠正道。
“我能说我和老公是睡在上下铺的兄弟吗?”
她接着说:“用兄弟也不合适,搭伙过日子的人吧,他和我一样朝九晚五,我们家除辅导孩子有点动静,其余时间,静得要死人,我受够了,可又不知道为什么受够了,别人不也都这样吗?”
当然,若雨故事才刚开始,不晓得以后会发生什么,但从开始,我感到了一种“影子婚姻”。
它的特点是:单调、乏味、重复、沉闷,无趣,甚至一种不断蔓延的厌倦感。
遗憾地告诉你,这样的婚姻很多,或许就是你们,就算不像这般无聊,至少是平淡的、寡然无味的。
更多人早已习惯,因为找不到什么理由不接受啊,就像若雨说的:“生活不就这样子吗?”
02
是什么?究竟是什么让原本相爱的两个人在冗长婚姻生活中感到了乏味?
我必须先告诉你一个事实:让你感到乏味的不是婚姻,而是爱情。
爱情是治愈心灵的良药,但婚姻却又让爱情渐行渐远,在诸多亲密关系中,这像是一个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
我认同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论,三个边长分别是:亲密、激情、忠诚。
所有爱情都是在这三条边长此消彼长中延伸出的无数形态。
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描述的大多数是浪漫之爱,激情和亲密无比浓烈,忠诚却并不是其典型特质。
就像夏天的爱恋,热烈而浪漫,秋天开始就是浪漫的尽头。
大多数婚姻,失去了这种浪漫之爱,尽管如此,也不能阻止我们被其深深感动着。
这就是第一点:我们对婚姻的期望值太高了
如斯莱特所言:
“人们要求婚姻成为个体生命中最亲密、最深厚、最重要和最持久的关系,自然就要求夫妻之间做情人、朋友甚至是相互之间的心理治疗师。”
期望值是某种“幻想”,心理学叫“理想化”,它带有某种盲目性,早年爱缺失越多,对爱的渴望就越虚幻。
事实却是日复一日的琐碎,理想化就此破灭,之前山盟海誓被孩子的哭声和柴米油盐击碎。
第二点,好奇与兴奋的消散
想想你的初恋即可,那时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在融合中达到了顶峰,激动不已、魂牵梦绕、甜蜜爆棚。
好奇是人的天性,对另一个人的好奇更是如此,对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故事更是如此,如拥抱、接吻、做爱。
好奇心可以常有,但对一个人的好奇心持续时间并不长,随着婚姻的过程是持续下降的。
正如有人所言:
“浪漫因新奇、神秘和危险而繁盛;却因了解熟识而消亡,持久的浪漫只不过是自相矛盾的说辞。”
夫妻之间袒胸露背、争抢厕所、粗话连篇、相互指责家务活、放屁不背人、做爱列计划,哪里还有什么新奇与兴奋。
第三点,有机会接触更有吸引力的异性
经济独立、自我意识发展、信息流的对等,让更多女性成为职场精英,不再如过去般依赖丈夫,而孩子交给父母带,伴侣真正单独在一起的时候越来越少。
彼此在职场社会领域也更有机会遇见“心仪之人”。
这是事实,好奇与激情只是在婚姻中消散了,但并没有在内心消散,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人很快会吸引你。
当然,有人在外面寻得满足反而有利于婚姻发展,有人纠结于是否离婚,有人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爱情,这是因人而异的。
接触异性不代表必须要发生什么,发生什么也不代表必须离婚,这都是个体差异性所致,不再展开。
只是想说明:我们对某段关系、某件事物、某个人的感受来自参照物,这个参照物一个处于内心理想化,一个来自另外一个人。
03
读了以上内容不要沮丧,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但凡觉察到了婚姻中的乏味和厌倦,说明你对爱还有期待,有渴望,同时也代表你正在努力改善中。
就像若雨,她找我本身就是改善的最佳证明,没有谁愿意一直待在一个让自己痛苦的位置上。改变自我,即是出路。
改变的前提,是直面乏味感,途径有以下几点供参考:
第一,“相伴之爱”才是持久的
爱情三角中的“激情”最不可控,来去匆匆,但“亲密”和“忠诚”却是可控的。
“亲密”这个词用在婚姻中就像是某种“持续的友情”
杨澜曾说道:“婚姻需要爱情之外的另一种纽带,最坚韧的不是孩子,也不是利益和金钱,而是肝胆相照的义气”。
这话有点道理,若雨说的“睡在上铺的兄弟”也是对的。
伴侣之间以友谊作为基础,延伸出信任、安全感、互相关注和支持,彼此舒服地在一起,这就是“亲密感”。
有了亲密和忠诚为基础的婚姻是牢固的,电视剧《父母爱情》中梅婷和郭涛完整地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相伴之爱。
只有“亲密感”越来越低,即便还有忠诚,婚姻也会出现厌倦和空虚。
许多人在一起一辈子,都只是空虚的婚姻,“但又挑不出毛病”,这句话指的是:对方没有出轨也没有背叛,我还要求什么呢?
所以,提升彼此友情、亲情的亲密度,是个关键点。
第二,仪式感
体现在两个部分:
一个是独属于你们之间的仪式。
记得对方生日吗?记得你们是哪天走进婚姻的吗?记得曾一起走过的路、去过的城市、常去的小酒馆吗?
仅仅是“记得”就已经是仪式的某个环节了。
别因为生活的琐碎就忘记了也曾浪漫过,这与年龄无关,与内心相连。若不然只能说明你被生活俘虏了,婚姻只不过是缩影。
至于仪式细节我想不用多说,你一定能找到属于你们自己的方式,不管是一盒巧克力、一支玫瑰,还是去看电影、撸串。
第二种仪式感,是创造并珍惜“第三空间”
比如孩子、老人生日、走亲访友,过节聚会等等,你们虽然不是独处,却面对相同情景,一起布置、计划、参与,这本身就是仪式。
许多乏味来自夫妻之间共同参与的事情越来越少。
在陪孩子游玩时,你们也一起骑骑久违的“旋转木马”吧,或刺激点的过山车,只要一起参与,相信会有你们独特的体验。
这就是第三空间,用来链接彼此的亲密感。
第三,沟通
这个话题太大、太现实、太具有理性,又太不好实施。
因为前提是,你们至少还有沟通的欲望。
我只提两点:
要么就别谈,要谈就深谈
要求只有一点:有始有终,别半途而废。具体怎么谈,我在这篇文字里有详细描述:真正的交流必须做到这4点!
别小看文字
我喜欢文字的原因之一,就是它能够描述出语言达不到的位置。
太多时候语言和行为是导致争吵、冷战的直接导火索,因为情绪是瞬间爆发的,不给你时间准备。
文字则不同,心脑同时运作,又不那么犀利,会更好斟酌,特别适合不能说出口的东西,微信那么方便,不如试试。
04
知道了婚姻的本质,知道了乏味的原因,知道了改善的方法,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另一部分是:你感到婚姻乏味背后的故事。
就像若雨,我斗胆猜测,她的苦恼绝不限于工作与婚姻的厌倦、无聊,一定另有隐情。
那个部分才是真正困扰我们的,你的原生家庭、依恋模式、情感经历等。
而这个部分没有方法,只有体验与探索。
探索本身也是体验和经历,这就是心灵成长,也是心理治疗存在的必然性。
方法只让你暂时稳定,探索式体验才是通往内心的唯一途径。
所以,一切由心生,关系只是投影,你需要不断看见内心那个未知的自己。
(END)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转载需要授权。欢迎留言
冰千里:知名心理咨询师,一个温暖又孤独的老男人,研究亲密关系、自我接纳。可接受视频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