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一部剧叫《都挺好》,里面赡养话题很热。
老师问:当下社会中,大家觉得赡养老人最难的点是什么呢?
一、1个孩子挑水喝,3个孩子没水喝
同学甲:家里明明有三个孩子,却要烦恼养老。
所以养儿防老,不靠谱;
同学乙:只有一个孩子,那老人只能跟着这个孩子;如果孩子多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难处,老人反而没人管了。
1个孩子挑水喝,3个孩子没水吃!孩子越多,这种现象越严重。
二、单向通道与多向通道
同学丙进一步分析:
父母再难,也要把孩子养大,这是一条单向选择通道,没有其它复杂的因素。
而孩子养父母却是一个多向通道选择。
因为,现在的社会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社会是男人养家,女人赡养模式居多;现在的社会是男人、女人都要养家、打拼的模式!
在工作量差不多,有的甚至女人更多的情况下,新的关系进入,必然要打破旧的平衡。
这时所谓的赡养,对于男人只是一句话的承诺,日常琐事基本是女人打理的多。因此,对于女人往往意味着成倍的工作量,还有如果两家相处不好,靠自我无法消化的心理负能量。
我们先看下3大通道的第一通道
第一通道:老婆关
男人赡养父母面临的第一通道:老婆关
老婆的情绪就是一家的晴雨表。老婆哭,全家阴;老婆笑,全家晴。如果一个男人情商低,天天让老婆哭,女人能乐意干吗?肯定不乐意!
无法赡养父母的男人,很多都是搞不定老婆的那一类。
为啥搞不定?
一方面,父母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本身就处置不好与上一代关系,根本没想过如何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好孩子与复杂大家庭关系的相处;
另一方面,在养育男孩过程中,习惯让男孩在家里什么都不干。所以父母就算都接过来了,男人也干不了啥;
特别是现在的女人,和以前不一样。在家父母千宠万爱,嫁过来如果立刻成苦力,心理反差太大;男人情商若低,还一心一意向着自己家,婚姻肯定出问题。
尤其是,现在家中所有家务基本还是女人干的最多。既然活都归女人干,男人对女人的依赖性肯定很大,女人要是罢工,男人就只有喝西北风。
这样子的话,男人一句接!家里5,6个人活以后全都归一个女人干了,在原生家庭懒惯的男人显然知道非同小可,一旦处不好关系,家中时时硝烟四起,想想就心惊胆战。
所以男人如果能力、情商都太差,还懒的话,还真没法摆平这个通道。
简单用一句双方太自私,显然是没看到社会存在的客观事实。
第二通道:孩子关
回父母身边?
放弃大城市优质教育等于放弃孩子的未来,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做选择,是非常艰难的选择。
大城市的孩子视野宽广,格局、见识往往不是小城市可以比的,而且机会更多。
这就是,为什么大城市房价那么高,仍有这么多人直奔大城市扎根的重要原因。
虽然现在,不少男人也承担家务。但家务、教育孩子还是女人为主的多。两代教育方式不一样,必然会导致新旧观念的冲突。
这是人生的悖论:牺牲父母还是牺牲孩子?就像问牺牲手心还是手背一样,无解。
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如果有一天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或许才是人生豁然开朗的时候。
第三通道:房子关
大城市房价如日中天,不少人拼尽一生也只够蜗居。父母过来了,住哪里呢?住一起,两代观念势必磕磕碰碰,相处融洽的是少数。
最好的办法,是在同一单元各买一套,既解决了照顾,也能常回家看看。问题在于大部分男人既不具备这个能力,更不可能具备这个经济实力。
毕竟,能拿年薪的男人、女人都是少数,大部分人一生只是拿着普通的工资而已。
(四)悲催的父母
父母就不悲催吗?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到大,有的还帮带孙子,孙女,拉扯了多年;到老了,还要顾虑这个,考虑那个,后半生还得看自己孩子脸色……
社会在这些冲突过程中,通过讨论,集思广益,会慢慢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在这过程中,必然是谴责差的,张扬好的,最终形成一种平衡。
如今想要获得幸福,双方的善良和高情商,以己度人一定少不了。
结语:有时候养不养老,还真不只是有钱没钱的问题。
简单的一句道德指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深入剖析每个人的个案,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不是铁打的。如果你不能够站到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方又怎么可能站在你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呢?
双方换位思考,或许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谢谢关注,我是财气横溢。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哪些赡养问题,你认为应该怎么解决更好呢?欢迎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