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风雨之后,落叶铺地,枝丫上留住的树叶像五颜六色的花,绽放在初春季节。
空气清凉,刚刚点起的夜灯暖黄的光从斑驳多彩的枝丫间投过来,像极了情人的眼,脉脉且温暖,月亮躲在白色的薄纱后,大梦初醒的样子,还没到饭后散步的高峰,园路上静静的,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在专心享用这顿大餐,如此奢侈。
我是一株行走的小树,浸在这个暧昧多情的黄昏里。
安详的时间老人从身边健步走过,脚步坚定、匀速且无动于衷。我望着他白色长衫笼着的雄健背影越走越远越走越小飘然远去,不知道要怎样追赶才可以与他并步,我叹息,这不可能,我们都将落在他的身后,被他老人家远远甩掉。
他总是扬长而去,我们总是望背长叹。
叹息中,在我举起手机的相框里,我的心一动,我看到了梵高笔下忧郁的明黄、诡异的深蓝,难道这个世界的灵魂与奥秘真的就在梵高笔下这两种色彩间体现?他是在用这两种色彩在描摹他眼里宇宙的真实?而白昼与黑夜的交接处正是蕴藏了一种巨大而神秘的能量。
我想他必是朦胧中体通了这个宇宙的一些什么,灵魂或神秘,他不能用语言表达,因为“上天”让这个可以模糊接触到他灵魂与奥秘的人没有文字天赋,甚至讷语,不善也不会表达,而“上苍"给了他一只画笔,让他只可以用线条用色彩来表达他主观感知的这些,如此就只能留给我们永远的揣测、模糊的解读,正如我们对这个宇宙的解读一样,神秘且模糊。
这可谓一种魔力,一种使命。他要告诉我们什么,却犹豫不决,欲言又止,让我们在距离奥秘的三分前止步,隔着面纱观赏,揣摩,贯穿此后的整个人类,似是而非,似懂非懂。
有时候我也会想,假若梵高笔端流淌的是文字,他会有怎样的笔墨来揭示他主观与感官的一切?那将有多大的魔力与魅惑,让世人不停地翻阅,解读?他的影响将是多么沉重与粘凝,不!不会是现实主义的托尔斯泰,不会是犀利深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也不会是莎士比亚剧作,也不是马尔克斯的魔幻,会是《肉桂色铺子》布鲁诺舒尔茨?
可惜,也许是一种安排,布鲁诺舒尔茨只在很年轻时只留下了《肉桂色铺子》就被纳粹杀害,不然,我们会读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而他会抵达或至少触碰梵高的世界吗?
有时候,我也会考虑也会怀疑艺术对于生活的价值?而在回到家,坐在灯下,写下这些字的此时,我突然明白,不谈蒙娜丽莎的微笑,也许这就是艺术的价值,他在诉说宇宙的一部分。
16/11/20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