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四)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四)

作者: 程静筱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22:20 被阅读0次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四)

        教学,是师生之间沟通的社会实践活动。 “行为”与“活动”的分野:行为主义心理学封闭于个体的心理过程进行研究,它的“行为”概念无非是指“有机体所进行的某种反应”。“活动理论”中的“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的过程”。

      “活动理论”是指用“活动”的概念来解释人类的行为、意识与人格发展的理论。“活动”有四个特征:活动总是由主体实现的;活动的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活动总是创造性的;活动是独立的。“活动理论”的关键概念就是“活动”与“沟通”。活动理论的关键概念就是“活动”与“沟通”。活动理论有两个重要的新的概念装置。其一,是工具的使用。这就是维果茨基的“双重刺激图式”。其二,是“沟通”概念的引进。简单地说,人在直面客体进行活动时,不是个体进行的,一定是同他人一道进行的,而沟通是螺旋式地展开的。沟通的参与者循环往复的相互刺激、相互调节、相互修正、相互补偿,从而形成共同的资源---计划与方略。

    教学活动与心智发展。教学是以学生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问题在于发展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教学不等于发展。倘若教学正确的加以组织,学生的学习可以引领学生的发展,可以引发教学之外绝不可能有的一连串的发展过程。在学科的教学中,学生的活动指向人类积累下来的“社会经验”的习得。所谓“社会经验”,就是“利用并创造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手段与方式”;所谓“习得”意味着这种社会经验转换成学生的人格素质。必须注意的是,学生并不是直接的参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本身,学生学习的是处置社会实践活动的工具、机械、语言、科学、技术、艺术及其他知识之类的文化,在课堂教学的特殊条件下,引发相关活动的步骤与经验。因此,学生与其说是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本身,不如说是学习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图式、原理与规范。这就是为何把教学活动称为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学科的学习活动所发展起来的新的心理形成物,包括了自我调整、合作、规划、理论思维、认知兴趣、科学的概念体系等等。

      教学活动与社会互动。“活动理论为教学设计而分析学习过程和结果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关注的不是知识状态,而是人们参与的活动,他们在活动中使用的工具的本质、活动中合作者的社会关系和情景化的关系、活动的目的和意图以及活动的客体或结果。可以看出,教学的活动理论是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教学设计之中心的教学理论。学生在教学中所实现的种种活动形成着学生的种种素质。

      “教学“这种活动不能还原为教师与学生的个别行为,而是社会集体中的沟通事件。因此,从”教学“这一社会环境出发,把握个体学习活动的面貌,或者把握彼此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对于教学设计来说十分重要。实际的教学是借助师生之间的对话与共同作业来实现的动态的事件。所谓”活动“,不是单纯的个体心理学层面上,而是社会集体层面上展开的过程,活动的主体是”集体性主体“。“集体性主体”的概念不能把教学活动的主体还原为每一个教师与学生,也不能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作为二元的过程加以分割。

相关文章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四)

    一切真正的知识都具有活动的、实践的性质。我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普遍需要克服两种片面性: 既不能无视儿童已有的...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四

    第十三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一、双重课程的设计及其设计原则 新的课程改革关注课程的整体设计,旨在确...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四)

    教学是师生之间沟通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中学科教学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以这种活动作为源泉, 引发学的文化性发展。在这里,...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四)

    教学,是师生之间沟通的社会实践活动。 “行为”与“活动”的分野:行为主义心理学封闭于个体的心理过程进行研究...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四)

    ——教学活动与社会互动的关系 “活动理论为教学设计而分析学习过程和结果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关注的不是知识状态,而是人...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四)

    第十四章 知识隐喻与教学转型 本章主要从知识隐喻的视角说明,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论固然是不可取的,但现代...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四

    ——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 一、活动理论与学习环境设计。学习环境指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情况和条件。学习环境设计,指为学...

  • 课程的逻辑 读书笔记十四

    行为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理论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应用于教与学中。其中的先驱当属巴甫洛夫和桑代克。 巴甫洛夫...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二十四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二十四 第二十四章《“教学评价”议》 一、教学与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在教...

  • 《课程的逻辑》(十四)

    本章节讲述的是对单向灌输知识的评判性思考。 灌输式教学一直在我们的课堂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世界教育史上的教育家对这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we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