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之争,肯定是股权之争,你需要把握的生命线在这里。
在股权当中,有一些,你必须完全来掌握的知识,这些知识呢,决定了你公司的生死存亡。公司之间,如果内部发生了斗争,那肯定是股权之争,有三条生命线,你必须完全掌握。
一完全控股;二相对控股;三绝对控股




第一条,完全控股权,控股占百分之66.7%以上,就拥有了公司的完全控股权。当超过这个三分之二的股份之后就有两个重要的权利,一个是可以修改你公司的章程,也就是你公司的法律,第二个是可以进行增资扩股。
目前,多人合伙做公司情况是很普遍的,如果其中出现了一些摩擦怎么解决呢。
举个例子,有四个人合伙开公司。其中大股东A占70%,B占20%,c占百分之6%,D占4%。这四个人都属于是注册股东,都去工商局备案。这个公司做了两年的时间,有个新项目,急需资金,但是账上没钱。

所以,只有把这些股东叫出来,按照当初的出资比例再次的出钱,现在急需500万,可是大家都不太愿意出。
有一个股东就说的很明白,他说:我没有钱投,我不出钱,前面的投资还没有看到回报,现在还要投,实在不行你就把我当初投的钱,退给我好吧,那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是把钱退给他呢,还是继续做呢?
这个时候创始股东a大活动,他就有一种权利,既然大家伙儿都出不了钱。他有超过66.7%的股份,可以申请拍板,去路演增资,稀释掉公司的股份,恰好有一位投资人通过路演之后看中了这家公司。就投了这家公司500万的现金,然后占这个公司20%的股份。20%是500万,那公司总价值就2500万,四个人就按照出资比例稀释这20%的股份。D原本4%稀释20%就变成3.2%,其余的就分别稀释成了4.8%,16%和56%,加在一起正好80%,那这个就是公司的A轮融资。

有没有可能这个公司又做了两年之后,又需要资金了。这个时候第二轮融资,就不再找投资人了,而是要找风投,也就是找投资机构找公司。但是他们要继续去路演,又被一家风投机构看中了,投资这家企业占20%的股份,这个时候可就不是按照当初500万占20%的股份这么简单了,这个时候,这个公司要2000万占公司20%的股份。
各位记住,当你的公司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公司的数据一定要做起来,有了数据的支撑,公司才会更加值钱,公司的估值才会更高,稀释同样的份额,融进的钱才会更多。

风投要投资2000万占20%的股份,如果你按照同比例稀释那投资人E(A轮融资的资金股东),他占股20%就稀释成了16%。但投资人E投资500万的时候就跟公司签了个协议,当B轮融资能融资进来的时候他要退出去一半,机构2000万占20%,公司总盘子是一个亿,他退出一半就是8%,要拿走800万的现金,E既保留了这个公司8%的股份,又拿走了800万的现金。
每一个投资人在进来的时候就想好了退路,E他现在只是不撤完而已,他的本钱也拿回来了,还保留了8%的股份。对于公司并购融资这个钱,虽然机构是投资2000万,但公司只能用的是1200万。
因为有800万被第一位投资人给撤出去了,那我们再来看看占股比例。按照这个同比例稀释的话,创始股东A再稀释就变成了40%多的股份了,44.8%了,如果再一轮,C轮融资进来,再一稀释这个创始大股东的控股权,可就会稀释没有,股权稀释没有之后是很危险的,两个投资人就可以联合把创始人给干掉,踢出董事会,重新找一个曾经背叛过这个公司人出来做CEO的。如果他们真的真的投资这一方把老板给干掉了,不就是王石的故事吗。
网友评论